[發明專利]一種包含操作模塊的球式接觸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51726.5 | 申請日: | 201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912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姚明海;方存亮;顧勤龍;王憲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H50/02 | 分類號: | H01H50/02;H01H50/16;H01H50/44;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周紅芳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含 操作 模塊 接觸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含操作模塊的球式接觸器,包括旋轉器,操作模塊和指示模塊。其中,旋轉器包含了控制單元、磁鐵控制模塊、PWM控制模塊、過零檢測等模塊。本發明成本低廉、應用靈活、使用壽命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響應快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網領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含操作模塊的球式接觸器。
背景技術
接觸器作為一種中間控制元件,可以頻繁地通斷線路,以小電流控制大電流,常用于電動機和其他電力負載中,并且控制容量大,適用于頻繁操作和遠距離控制。但是傳統的接觸器存在體積較大,觸點吸和不穩定,功率損耗等問題,影響著工業生產中的實際應用。因此,如何設計一個操作簡便、響應快速且安全可靠的接觸器成為一個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包含操作模塊的球式接觸器。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包含操作模塊的球式接觸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旋轉器;
還包括操作模塊;
還包括指示模塊;
旋轉器包含結構體、控制單元、電源模塊、磁鐵控制模塊、PWM控制模塊、控制電源點(5V0P)、地點(GND)、功率電源點(HVCC)、過零檢測模塊;
旋轉器的結構體包括殼體(WK)、曲板(QB)、導電球(JSQ)、第一電極(DJ1)、第二電極(DJ2)、第一軸承(ZC1)、第二軸承(ZC2)、絕緣體(JYT)、第一軟磁體(RCT1)、第二軟磁體(RCT2)、第一電刷(DS1)、第二電刷(DS2)、外周電磁鐵(WZDCT)、電機(M1)、第一電磁線圈(XQ1)、第二電磁線圈(XQ2)、轉速傳感器(ZSCGQ)、第一電學接入點(DL1)、第二電學接入點(DL2)、第三電刷(DS3)、第四電刷(DS4)、第三接觸柱(JCZ3)、第四接觸柱(JCZ4);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殼體(WK)的外形為圓柱形,殼體(WK)的軸線垂直水平面;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殼體(WK)具有離心腔,殼體(WK)的離心腔為圓柱形;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殼體(WK)的離心腔的軸線與殼體(WK)的軸線重合;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的橫截面圖形為月牙狀;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的縱截面圖形為矩形;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的數量大于等于3個;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的頂部與殼體(WK)的離心腔的上頂面連接;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的底部與殼體(WK)的離心腔的底面連接;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以殼體(WK)的軸線為圓周中心呈圓周陣列分布;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曲板(QB)的橫截面的月牙狀圖形的內弧到殼體(WK)的軸線的最大距離大于曲板(QB)的橫截面的月牙狀圖形的外弧的到殼體(WK)的軸線的最大距離;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所有曲板(QB)的橫截面的月牙狀圖形的內弧整體呈螺旋狀,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鐘方向出發,曲板(QB)橫截面的月牙狀圖形的內弧的第一個點到殼體(WK)軸線的距離大于曲板(QB)橫截面的月牙狀圖形的內弧的最后一個點到殼體(WK)軸線的距離;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所有曲板(QB)內弧面內側的弧面用平面連接后構成的腔體稱之成為內腔(NQ);
旋轉器的結構體中:所有曲板(QB)的外弧面用平面連接后與殼體(WK)的離心腔側壁所構成的腔體稱之為外腔(WQ);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17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