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型化強耦合天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51100.4 | 申請日: | 201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5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園區藝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9/04;H01Q15/14;H01Q15/2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韓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化 耦合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于無線通信領域,是涉及一種小型化強耦合天線,可以用于星載天線。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天線作為無線通信設備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天線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整個通信系統的通信質量。由于雙極化天線自身特有的優點,其既可以被用作基站天線,又可以通過加載支線耦合器或定向耦合器的方法,獲得圓極化天線。本發明具有寬頻帶、結構簡單、易加工等特點以及采用強耦合技術獲得的低剖面,小型化,輕量化等優點,使得該天線成為了星載天線設計中的優選天線。
傳統天線陣列陣元間距需滿足λ0/2<S<λ0條件,按照此陣元條件組陣,會造成傳統天線陣列剖面高,體積大,同時會給星載天線設計安裝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型化強耦合天線,與傳統天線陣列盡量減少陣元間互耦不同,本發明是通過減小天線單元間距并對天線單元間距進行優化,合理的利用天線單元間的互耦產生的容抗,抵消了天線與反射板之間的感抗,改善了天線的阻抗匹配特性,展寬了天線的工作帶寬,降低了天線陣列的剖面,從而實現了天線的小型化,輕量化。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化強耦合天線,包括雙極化天線單元,并排等距排列形成饋電陣列,所述雙極化天線單元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陣列介質板,對應的設于一所述雙極化天線單元的上端,相鄰的所述陣列介質板之間相互連接;陣列反射板,設于所述饋電陣列的下端;其中,相鄰的所述雙極化天線單元之間的具有間距(S),該間距(S)的范圍為:300mm-360mm。
所述雙極化天線單元包括輻射貼片,貼附于所述陣列介質板下表面;兩個饋電單元,兩個所述饋電單元十字交叉設置于所述輻射貼片的下表面。
所述饋電單元包括諧振饋電環介質層,設有諧振饋電縫隙;S型饋電結構,組裝于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中;同軸電纜,所述同軸電纜的內芯連接于所述S型饋電結構,所述同軸電纜的金屬屏蔽層固定于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電環支架,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裝配與所述電環支架上;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與所述電環支架的連接處為支撐點;所述電環支架為“凹”字形結構,其中部為內凹的連接槽,兩個所述雙極化天線單元通過連接槽十字交叉連接;其中,S型饋電結構通過諧振饋電縫隙對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耦合饋電,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通過支撐點對輻射貼片饋電,從而產生輻射。
所述S型饋電結構包括S型饋電電路,其一端通過末端支節組裝于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的一側邊,另一端通過末端支節組裝于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的另一側邊;其中,所述末端支節位于所述諧振饋電縫隙的上側或下側;其中,所述S型饋電電路的本體沿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的層面布置;焊盤,所述S型饋電電路的本體通過焊盤固定于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
所述末端支節調節式組裝于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
所述諧振饋電環介質層為聚四氟乙烯層。
所述輻射貼片具有寬度(Wa),所述寬度(Wa)的范圍為0.24λL~0.28λL,λL為工作頻段的最低工作頻率。
所述陣列介質板與所述陣列反射板之間具有一間距(H);該間距(H)的范圍為0.11λL~0.15λL,λL為工作頻段的最低工作頻率。
所述陣列介質板為聚四氟乙烯板。
所述陣列反射板為金屬板。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的小型化強耦合天線,利用S型微帶饋線耦合饋電,通過調節S型饋電結構的各末端支節,可以獲得較好的匹配特性。引入了諧振環饋電技術,該諧振饋電環介質層既可以作為S型微帶饋線的底板,又可以作為輻射貼片的饋電結構,從而改善了天線工作頻帶內的匹配特性,獲得了較寬的工作帶寬。采用了減小天線單元間距以增加互耦強度的強耦合技術,該技術的應用,有效的改善了天線阻抗匹配,減小了天線尺寸,從而獲得一款小型化的天線陣列。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加工容易,成本低廉等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釋。
圖1是本發明面陣的饋電陣列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面陣的饋電陣列的頂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面陣的饋電陣列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雙極化天線單元的整體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的饋電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天線單元的端口回波損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園區藝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工業園區藝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11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