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在脫金屬部分和加氫裂化部分間可交換的反應器的生產低硫含量的重質烴級分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29383.2 | 申請日: | 2017-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634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W.魏斯;P.沙特龍-米肖;E.泰利耶 | 申請(專利權)人: | IFP新能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67/02 | 分類號: | C10G67/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劉維升;黃念 |
| 地址: | 法國呂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金屬 部分 加氫裂化 可交換 反應器 生產 含量 重質烴級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包括在脫金屬部分和加氫裂化部分間可交換的反應器的生產低硫含量的重質烴級分的方法。本發明描述了處理烴原料的方法,所述烴原料含有至少一種烴級分、具有至少0.1重量%的硫含量、至少340℃的初始沸騰溫度和至少440℃的最終沸騰溫度,該方法使用在加氫脫金屬部分和加氫裂化部分之間可交換的反應器,從而使得所述部分中的停留時間能夠隨意變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尤其包含硫雜質的重質烴級分的精煉和轉化。其更特別地涉及轉化常壓渣油類型和/或真空渣油類型的重質石油原料用于生產可被用作具有低沉積物含量的燃料基料、特別是船用燃料(bunker fuel)基料的重質級分的方法。根據本發明的方法還可以生產常壓餾出物(石腦油、煤油和柴油)、真空餾出物和輕質氣體(light gases)(C1-C4)。
背景技術
船用燃料的品質需求被描述在ISO 8217中。現在,硫的規格聚焦于SOx排放(國際海事組織的MARPOL協定的附錄VI),并產生在2020-2025中在硫排放控制區(ECA)的外部小于或等于0.5重量%和在ECA內小于或等于0.1重量%的推薦硫含量。另一個非常限制性的推薦為:根據ISO 10307-2(又稱為IP390)老化后沉積物含量必須小于或等于0.1%。
根據ISO 10307-1(又稱為IP375)的沉積物含量不同于根據ISO 10307-2(又稱為IP390)的老化后沉積物含量。根據ISO 10307-2的老化后沉積物含量為限制性大得多的規格,并且對應于用于船用燃料的規格。
用于海上運輸中的燃料油通常包含源自于直接蒸餾或精煉工藝、特別是加氫處理和轉化工藝的常壓餾出物、真空餾出物、常壓渣油和真空渣油,這樣的餾分能夠單獨或以混合物形式使用。盡管已知這些方法適用于攜帶有雜質的重質原料,但仍然產生可能包含必須被除去以滿足諸如船用燃料的產品品質的沉積物的烴級分。
所述沉積物可以為沉淀的瀝青質。最初,轉化條件、特別是原料的溫度引起它們進行反應(脫烷基化,縮聚等),導致其沉淀。除了存在于工藝出口處的重質餾分中的沉積物(按照ISO 10307-1(也稱為IP375)進行測量)之外,還存在(根據轉化條件)僅在物理、化學和/或熱處理之后出現的潛在沉積物的有條件(qualified)的沉積物。包括潛在沉積物在內的所有沉積物均根據ISO 10307-1(也稱為IP390)進行測量。
這些現象通常發生在產生高轉化率、例如大于40或50%或更多(取決于原料的性質)的嚴格條件的實施過程中。
轉化率被定義為在反應部分的入口處的原料中具有高于520℃的沸點的有機化合物的質量分數減去在反應部分的出口處的流出物中具有高于520℃的沸點的有機化合物的質量分數,然后除以在反應部分的入口處的原料中具有高于520℃的沸點的有機化合物的質量分數。在殘余物處理方法中,由于轉化產物、特別是餾出物的價值通常比未轉化的級分或原料的價值更高,所以在轉化率的最大化中存在經濟利益。
在固定床加氫處理方法中,溫度通常低于沸騰床或“漿態”床加氫裂化方法中的溫度。因此,固定床中的轉化率通常較低,但是實施比在沸騰床或“漿態”床中簡單。固定床加氫處理方法的轉化率因此是中等或低的,通常低于45%,最常見的是在循環結束時低于35%,在循環開始時低于25%。由于為了補償催化失活而使溫度升高,轉化率通常在循環期間變化。
事實上,固定床加氫處理方法中的沉積物產生通常低于沸騰床或“漿態”床加氫裂化方法。然而,對于加氫處理殘余物的固定床方法而言,從循環中期直至循環結束所達到的溫度導致形成足以降低包括船用燃料在內的燃料油的品質的沉積物,所述沉積物主要由源自于殘余物的加氫處理的固定床方法的重質級分組成。本領域技術人員熟悉固定床和“漿態”床之間的差異。“漿態”床是其中催化劑以小顆粒的形式充分分散以使得所述顆粒懸浮在液相中的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IFP新能源公司,未經IFP新能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293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