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選擇性淺槽隔離化學機械拋光漿料的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07527.4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38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崔凌霄;謝兵;楊國勝;張存瑞;劉致文;趙延;程磊;杜悅;張倩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天驕清美稀土拋光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G1/02 | 分類號: | C09G1/02;H01L21/7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張宇峰 |
| 地址: | 014010 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選擇性 隔離 化學 機械拋光 漿料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選擇性淺槽隔離化學機械拋光漿料的制備工藝,制取碳酸鈰漿料,碳酸鈰漿料經升溫、灼燒制備納米級的氧化鈰;將氧化鈰用去離子水調漿,經高速剪切乳化、高速離心分離、超聲波分散后制得氧化鈰拋光漿料。本發明得到的CMP氧化鈰拋光漿料具有選擇性高、切削速率高、耐磨性好、顆粒集中、不團聚等優點,適于工業生產和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體說,涉及一種高選擇性淺槽隔離化學機械拋光漿料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集成電路(IC)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IC的發展離不開晶體完整、高純度、高精度、高表面質量的硅晶片。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技術的發展,集成電路線寬由上世紀90年代的0.35μm、0.25μm到本世紀的0.18μm及目前的0.13μm和未來兩年的0.08μm,對硅片的平坦度要求越來越高。
如圖1所示,是現有技術中拋光機的拋光原理圖。
化學機械拋光(CMP)工藝是硅片平坦化的首選工藝,拋光機由旋轉下定盤、上定盤、加壓系統、漿料供給系統11、機械平衡系統、溫度控制系統、pH調節系統構成。拋光液和拋光墊12是影響CMP的關鍵因素,拋光液中的研磨粒子在硅片13表面既有化學作用又有機械作用。同時,拋光液的酸堿度、溫度也直接影響拋光效果。C0MP在半導體硅片13上的最重要應用是集成電路(IC)制造中的淺槽隔離(STI)結構,STI結構的作用是在一確定的電路圖中隔離、絕緣不關聯的器件,如晶體管以防止晶體管之間發生漏電短路。
美國專利US6518148B1、US6190999B1公開了一種STI結構的工藝,包括:在硅基板上熱形成一層氧化硅(SiO2),在此氧化硅層上沉積一層氮化硅(Si3N4),經光刻形成淺槽,在淺槽上用化學氣相沉積法沉積一層SiO2,CMP的作用是磨去高出的SiO2,并對硅片作全局平坦化。Si3N4的作用是在CMP過程中保護其下的SiO2和硅基板不受磨損。
在CMP過程中,理想的結果是選擇性的將SiO2拋除,停止在Si3N4層。最理想的是所用的CMP拋光液不對Si3N4層起作用而對填充的SiO2有相當高的切削速率。要達到對SiO2高的切削速率可以通過改變如下拋光條件實現,增加壓力、使用大顆粒的磨料。然而這些條件的改變也會同時增大對氮化硅的切削速率,影響氮化硅層的一致性和造成劃傷。選擇性過高(SiO2/Si3N4)也會產生問題,如在填充SiO2產生“碟形”凹陷。由此CMP漿料應當平衡對氧化硅和氮化硅的選擇性。
在STI的CMP過程中要求拋光漿料對填充的SiO2層、定位層Si3N4層有高的選擇性,即恰好將高于SiN層上的填充SiO2,拋蝕干凈而不對Si3N4層造成磨損。
通常的STI工藝包括:
如圖2a所示,是現有技術中STI工藝流程圖一。
第1步:采用光刻和刻蝕工藝在硅片13上形成臺階結構21;
第2步:在硅片13表面生長一層氧化硅22作為隔離氧化層;
第3步:在氧化硅22的表面再淀積一層氮化硅層23;
第4步:在硅片表面涂上光刻膠,曝光顯影后露出刻蝕窗口,該刻蝕窗口24就是未來淺槽隔離結構的位置;在該刻蝕窗口刻蝕掉氮化硅、氧化硅和部分硅,形成溝槽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天驕清美稀土拋光粉有限公司,未經包頭天驕清美稀土拋光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75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