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石斛種苗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06809.2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67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曾宋君;史月龍;吳坤林;鄭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王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斛 種苗 組織培養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黃石斛種苗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黃石斛(Dendrobiumtosaense Makino)屬于蘭科石斛屬,僅產于我國江西、廣東、臺灣地區及日本等地,常被誤認為鐵皮石斛,在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已被作為中藥材廣泛應用,產量比鐵皮石斛產量高,具有抗腫瘤、抗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及擴張血管等作用;同時,黃石斛花朵黃綠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應用于盆栽觀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由于黃石斛種源稀缺,嚴重地制約了其產業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黃石斛種苗繁殖專利和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黃石斛種苗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黃石斛種苗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第一步:在超凈工作臺上,將外植體切除葉片后用酒精浸泡,然后用升汞溶液消毒,再用無菌水沖洗,接下來再用升汞溶液消毒,然后再用無菌水沖洗;然后接種到外植體培養基上;其中:所述外植體培養基為改良MS培養基,在改良MS培養基的基礎上添加3.0-5.0毫克/升6-芐基腺嘌呤、3.0-5.0毫克/升激動素、1.0-2.0毫克/升萘乙酸以及改進MS培養基質量的10-20%的椰子汁,所述改良MS培養基為大量元素減半的MS培養基;
第二步:接種后每隔35-45天更換所述外植體培養基一次,至第5次時開始將所述外植體培養基中的6-芐基腺嘌呤和激動素濃度均降至1.5-2.5毫克/升,培養得到叢生芽;
第三步:將第二步培養得到的叢生芽切割成單個芽,然后接種到生根壯苗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得到完整植株;所述生根壯苗培養基為改進MS培養基,在改進MS培養基的基礎上添加0.5-1.0毫克/升的萘乙酸、0.5-1.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50-150克/升的香蕉汁、0.5-1.0克/升的活性炭,所述改進MS培養基為1/2 MS培養基;
第四步:將完整植株轉移到具有自然光的溫室中煉苗10-15 天,然后洗凈根部的培養基,接下來用苔蘚包裹所述完整植株的根系,然后以苔蘚為基質種植進行培養。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外植體為黃石斛當年生嫩芽。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黃石斛當年生嫩芽在作為外植體之前,先用500-800倍的多菌靈澆灌一次黃石斛,并且用500-800倍的多菌靈噴施葉片;一星期之后再用72%的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的3000-4000倍液澆灌一次黃石斛,并用72%的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的3000-4000倍液噴施葉片,然后兩周內重復一次。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接種前用消過毒的解剖刀切取長度2-4厘米的黃石斛側芽為外植體。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將外植體用體積濃度為70-80%的酒精浸泡30-60秒。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升汞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
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苔蘚使用之前用水浸泡24-48小時。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MS培養基是Murashige和Skoog于1962年為煙草細胞培養設計的,其特點是無機鹽和離子濃度較高,是較穩定的離子平衡溶液,它的硝酸鹽含量高,其養分的數量和比例合適,能滿足植物細胞的營養和生理需要,因而適用范圍比較廣,多數植物組織培養快速繁殖用它作為培養基的基本培養基。基于此,這種培養基就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了。大量元素是指: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KH2PO4。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本發明采用一年生嫩芽進行組織培養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種苗品質優良、后代性狀統一等特點,只需要簡單的組織培養設備就可以完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使熟悉該項技藝者在閱讀本說明書后能據以實施。
本文中使用的術語的目的僅在于說明特別實施例,并不意圖對本發明做限制。除非上下文明確顯示,否則本文中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該”亦旨在包括復數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未經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68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