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汽車整車高低溫試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87549.9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88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6 |
| 發明(設計)人: | 侯衛國;李驍;孫立軍;童靚;蹇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賽寶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黃枝傳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汽車 整車 低溫 試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整車高低溫試驗方法,屬電動車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各類電動車輛使用量的增加,對電動車輛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由于電動車輛自身結構特點等因素,導致電動車輛在運行過程中,高溫、低溫等環境因素變化對電動車運行狀態影響極為嚴重,甚至導致部分電動車輛在運行中因高溫而發生電源自燃等事故,而針對這一問題,當前對電動車輛從設計到整車質量檢驗的整個生產環節中,均缺乏有效的試驗仿真方法,因此導致當前電動車輛的設計及生產缺乏有效的指導參數,進而造成車輛設計、生產均存在較大的缺陷,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迫切需要開發一種專業的電動車檢測方法,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整車高低溫試驗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能源汽車整車高低溫試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待檢車輛定位,首先將待檢車輛停放在密閉的檢測空間中并定位,然后將檢測空間密閉,使待檢車輛的各電氣設備均處于待機運行狀態;
第二步,靜態冷熱試驗,完成第一步操作后,通過檢測空間對待檢車輛外表面在5—20分鐘內輻照加熱到50℃—100℃,并保溫1—24小時,然后將待檢車輛外表面溫度自然冷卻到20℃—40℃,然后由檢測空間在5—20分鐘內將待檢車輛外表面溫度下降到-40℃—0℃,并保溫1—24小時,然后將待檢車輛外表面溫度自然升溫到20℃—40℃,從而完成一次靜態冷熱試驗;
第三步,靜態試驗數據采集,完成第二步作業后,首先對待檢測車輛整車結構強度進行檢測,然后對車輛的外表面、駕駛室內部裝飾層質量進行檢測,然后對驅動電源、驅動電動機及控制電路的絕緣等級進行檢測,然后對驅動電源充放電性能進行檢測,最后對控制電路中電氣元器件運行參數進行檢測,將檢測結果與車輛設計質量標準進行比對,若試驗結果符合車輛設計質量標準則說明檢測樣車合格并進行到下一步檢測,若檢測質量不合格,則對車體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并制備全新樣車后,將全新樣車返回到第一步重新進行檢測作業;
第四步,動態冷熱試驗,使第三步完成且檢測合格的待檢測車輛各電氣設備均處于車輛正常路面行駛運行工作狀態仿真,然后過檢測空間對待檢車輛外表面在5—20分鐘內輻照加熱到50℃—100℃,并保溫1—24小時,然后將待檢車輛外表面溫度自然冷卻到20℃—40℃,然后由檢測空間在5—20分鐘內將待檢車輛外表面溫度下降到-40℃—0℃,并保溫1—24小時,然后將待檢車輛外表面溫度自然升溫到20℃—40℃,從而完成一次動態冷熱試驗;
第五步,動態試驗數據采集,完成第四步作業后,首先對待檢測車輛整車結構強度和車輛輪胎磨損度進行檢測,然后對車輛的外表面、駕駛室內部裝飾層質量進行檢測,然后對驅動電源、驅動電動機及控制電路的絕緣等級進行檢測,然后對驅動電源充放電性能進行檢測,最后對控制電路中電氣元器件運行參數進行檢測,將檢測結果與車輛設計質量標準進行比對,若試驗結果符合車輛設計質量標準則說明檢測樣車合格,由此對車輛設計方案進行定稿,若檢測質量不合格,則對車體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并制備全新樣車后,將全新樣車返回到第一步重新進行檢測作業。
進一步的,所述待檢測車輛與密閉的檢測空間內壁間間距為10—50厘米。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和第四步的中靜態冷熱試驗和動態冷熱試驗均循環1—5次。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步中,在進行車輛正常路面行駛運行工作狀態仿真時,對待檢車輛的動力部分和車輪同時施加仿真載重阻力,對車輪及避震裝置施加交變振蕩沖擊作用力。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步作業中,在進行輻照加熱的保溫期間,對待檢車輛外表噴淋壓力為1.1—3.5個標準大氣壓、溫度為10℃—40℃、流量為0.5—10m3/h的水流,在進行降溫保溫時,對待檢車輛外表噴淋壓力為1.1—3.5個標準大氣壓、溫度為0℃—10℃、流量為0.5—10m3/h的水流。
進一步的,所述的水流與待檢車輛外表面呈30°—90°夾角。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和第五步作業時,均首先以溫度為-10℃—40℃,壓力為1.1—5個標準大氣壓的氣流對待檢車輛接縫位置處進行沖擊試驗,然后以溫度為0℃—40℃,壓力為1.1—3個標準大氣壓的水流對待檢車輛接縫位置處進行沖擊試驗,且氣流沖擊和水流沖擊試驗的時間均為30—90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賽寶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蕪湖賽寶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754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能源汽車整車振動試驗方法
- 下一篇:一種整車恒定濕熱試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