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交往頻度和交往指數的用戶交往圈關系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5955.1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26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東;牛桂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坦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瑞途律師事務所 32346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11135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交往 頻度 指數 用戶 關系 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交往頻度和交往指數的用戶交往圈關系識別方法,屬于運營商社交圈口碑與家庭套餐推薦營銷的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計算兩兩用戶間的交往頻度、交往指數;根據交往頻度、交往指數及聯系時段偏好建立用戶對應的交往圈模型,該交往圈模型包括工作圈模型、生活圈模型和綜合圈模型;基于用戶對應的交往圈信息建立用戶社交網絡模型;基于用戶生活圈模型構建家庭關系模型;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現有的單客戶群發式營銷針對性較差,成本回報率較低,且容易造成用戶投訴的問題,本發明方法通過對用戶社交網絡關系、家庭關系識別歸類,營銷成功率顯著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運營商社交圈口碑與家庭套餐推薦營銷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基于交往頻度和交往指數的用戶交往圈關系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單客戶大規模群發營銷方式已很難吸引用戶,營銷成本回報率較低,而且很容易引起用戶投訴。
現有技術中,由于主要面向單客戶營銷推薦,在營銷推薦過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一、單客戶群發式營銷容易引起用戶反感,引發用戶投訴。
二、對客戶群體特征不了解,不能抓住群體興趣點。
三、不了解家庭構成,家庭套餐無法針對性推薦。
四、對異網營銷沒有合適的切入點。
總之,現有的單客戶群發式營銷針對性較差,成本回報率較低,且容易造成用戶投訴。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傳統的單客戶大規模群發營銷方式已很難吸引用戶,營銷成本回報率較低,而且很容易引起用戶投訴等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交往頻度和交往指數的用戶交往圈關系識別方法。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基于交往頻度和交往指數的用戶交往圈關系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基于交往頻度和交往指數的用戶交往圈關系
A:計算兩兩用戶間的交往頻度、交往指數;
B:根據交往頻度、交往指數及聯系時段偏好建立用戶對應的交往圈模型,該交往
圈模型包括工作圈模型、生活圈模型和綜合圈模型;
C:基于用戶對應的交往圈信息建立用戶社交網絡模型;
D:基于用戶生活圈模型構建家庭關系模型。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包括以下步驟:
計算用戶的交往頻度,交往頻度=(權重1*用戶本月有通話/短信/彩信日數+權重2*用戶本月有通話/短信/彩信周數+權重3*用戶本月有通話/短信/彩信旬數)/本月天數,一旬=10天;所述權重1、權重2和權重3通過自定義設置;
基于用戶的交往頻度,計算用戶的工作圈交往指數、生活圈交往指數和綜合圈交往指數。
進一步地,基于用戶的交往頻度,計算用戶的工作圈交往指數、生活圈交往指數和綜合圈交往指數,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整理用戶的語音話單、短彩信話單,分別計算用戶工作時段、生活時段和不區分時段的通話次數、通話時長、短信/彩信通話次數;
用戶的工作圈交往指數=系數1*用戶的交往頻度+系數2*用戶工作時段的通話次數+系數3*用戶工作時段的通話時長+系數4*用戶工作時段的短信通話次數+系數5*用戶工作時段的彩信通話次數;
用戶的生活圈交往指數=系數1*用戶的交往頻度+系數2*用戶生活時段的通話次數+系數3*用戶生活時段的通話時長+系數4*用戶生活時段的短信通話次數+系數5*用戶生活時段的彩信通話次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坦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坦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59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