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電導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包含其的鋰離子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9932.X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41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張健;楊順毅;吳小珍;崔偉超;黃友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貝特瑞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韜 |
| 地址: | 518106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導 石墨 磷酸 球形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包含 鋰離子電池 | ||
1.一種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材料包括由一次顆粒組成的二次球形顆粒,以及生長在所述二次球形顆粒表面的石墨烯;
其中,所述一次顆粒為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顆粒;
所述一次顆粒中包含的石墨烯占復合材料總質量的1-5wt.%;
所述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的粉末電導率在1S/cm以上;
所述復合材料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漿料;
(2)噴霧干燥,得到由一次顆粒構成的二次球形磷酸鐵鋰前驅體;
(3)將二次球形磷酸鐵鋰前驅體置于反應爐中,升溫至600-750℃,在保護性氣氛下通入有機化合物,進行原位生長石墨烯,得到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
步驟(1)所述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漿料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
(A)將鋰源、磷酸鐵、可選的摻雜物及可選的碳源進行配料,得到混合料;
(B)將所述混合料與石墨烯、可選的分散劑以及去離子水混合,研磨分散,得到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漿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顆粒的粒徑為20-30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球形顆粒的中位粒徑為3-9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顆粒中包含的石墨烯占復合材料總質量的1-2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生長在所述二次球形顆粒表面的石墨烯的層數為單層或小于10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材料的二次中位粒徑為3-9μm。
7.一種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為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復合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漿料;
(2)噴霧干燥,得到由一次顆粒構成的二次球形磷酸鐵鋰前驅體;
(3)將二次球形磷酸鐵鋰前驅體置于反應爐中,升溫至600-750℃,在保護性氣氛下通入有機化合物,進行原位生長石墨烯,得到石墨烯基磷酸鐵鋰球形復合材料;
步驟(1)所述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漿料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
(A)將鋰源、磷酸鐵、可選的摻雜物及可選的碳源進行配料,得到混合料;
(B)將所述混合料與石墨烯、可選的分散劑以及去離子水混合,研磨分散,得到包含石墨烯的磷酸鐵鋰前驅體漿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鋰源、磷酸鐵和可選的摻雜物按照摩爾比Li:Fe:P:M=(1.0-1.1):1:(1-1.05):(0-0.02)進行配料,其中,M為摻雜物中的摻雜元素。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鋰源包括單水氫氧化鋰、碳酸鋰、硝酸鋰、乙酸鋰、草酸鋰或氟化鋰中的任意1種或至少2種的組合。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摻雜物為Mg、Mn、Ti、V、Nb、Ni或Co化合物中的任意1種或至少2種的組合。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以鋰源、磷酸鐵、可選的摻雜物及可選的碳源的總質量為100wt.%計,所述碳源占總質量的百分比為0wt.%-1.5wt.%。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碳源包括抗壞血酸、纖維素、聚丙烯、環氧樹脂、蔗糖、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聚乙二醇、淀粉、酚醛樹脂中的1種或至少2種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貝特瑞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貝特瑞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993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