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450MPa級熱軋低屈強比極薄帶鋼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1164.3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8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譚文;韓斌;黃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28;C21D8/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帶鋼 低屈強比 熱軋 層流冷卻 冷卻條件 熱軋工藝 中間設置 屈強比 中間坯 粗軋 精軋 加熱 制造 生產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450MPa級熱軋低屈強比極薄帶鋼,它的化學成分按質量百分數計為:C:0.01~0.05%,Si≤0.05%,Mn:0.8%~1.5%,Cr:0.05%~0.6%,Als:0.015%~0.10%,P≤0.010%,S≤0.006%,N≤0.006%,Ti≤0.010%,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通過在粗軋和精軋中間設置中間坯加熱的過程,并且控制層流冷卻的冷卻條件,利用熱軋工藝生產出極薄帶鋼,不僅厚度最低可以達到0.8mm,而且屈強比在0.5以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極薄帶鋼的制造領域,具體地指一種450MPa級熱軋低屈強比極薄帶鋼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極薄帶鋼一般指的是厚度在2.0mm以下的薄規格帶鋼,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對其厚度提出了更薄的要求,而且需要極薄帶鋼具有較好的韌性,較低的屈強比。
傳統的450MPa級的薄規格低屈強比帶鋼利用長流程熱軋生產線,并經過冷軋、退火工藝生產,冷軋帶鋼最薄可達到1.0mm。但冷軋工藝及產品具有生產流程長、效率低、成本高特點。而僅僅采用常規的熱軋生產線及熱軋工藝難以實現2.5mm以下薄規格產品的生產,因此現有技術中的450~500MPa低屈強比雙相鋼熱軋產品的厚度基本在3.0mm及以上。
而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因為具有短流程、高效率、低能耗的優點,而且可實現批量薄規格產品的生產,其產品成本低,因此,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可以更經濟地生產薄規格低屈強比帶鋼產品,實現部分產品的“以熱代冷”,但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的帶鋼產品由于其晶粒較常規熱軋生產線生產的帶鋼產品更細,因此產品的屈強強度較高,導致屈強比較高,尤其對于450MPa的較低強度級別的帶鋼,在軋制2.0mm以下的薄規格產品時,其生產難度更大,目前還難以實現屈強比0.6以下的低屈強比薄規格帶鋼的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450MPa級熱軋低屈強比極薄帶鋼,它不僅可以在450MPa級實現極薄的厚度,而且屈強比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450MPa級熱軋低屈強比極薄帶鋼,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學成分按質量百分數計為:C:0.01~0.05%,Si≤0.05%,Mn:0.8%~1.5%,Cr:0.05%~0.6%,Als:0.015%~0.10%,P≤0.010%,S≤0.006%,N≤0.006%,Ti≤0.010%,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優選的,所述極薄帶鋼的金相組織為鐵素體組織+馬氏體組織,其中鐵素體組織的體積分數≥90%。
本發明中各元素及主要工藝的作用及機理:
C:碳在鋼中起固溶強化,提高鋼材的強度,碳也起到穩定奧氏體的作用。但碳含量過高其固溶強化作用明顯,且容易在鋼中形成珠光體,增加鋼材的屈服強度,導致鋼材屈強比過高,致使成型性能下降,因此鋼中的C含量選擇為0.01%~0.05%。
Mn:Mn在鋼中起固溶強化和穩定奧氏體的作用,可保證形成一定量的奧氏體。Mn含量過低,穩定奧氏體的作用不明顯。Mn含量過高容易導致鋼中馬氏體含量增多,且增加鋼中帶狀組織,使鋼材的韌性下降,因此本發明Mn含量為0.80~1.50%。
Si:Si在鋼中固溶強化作用顯著,Si含量過高,導致鋼材的屈服強度過高,從而屈強比升高,但追求過低的Si含量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因此本發明Si含量為≤0.05%。
Cr:在鋼中起到固溶強化和提高鋼材淬硬性的作用,但Cr含量過高,導致屈服強度增加顯著,因此本發明Cr含量0.05~0.60%。
Al:Al在鋼中起到脫氧的作用,有效降低鋼中夾雜物含量,另外,Al溶于鐵素體,起到固溶強化的作用,對屈服強度的影響較大,容易和鋼中的N形成AlN,起到細化晶粒的作用,因此本發明中Al含量0.015%~0.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11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