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端基為硫代受阻酚類的超支化聚醚酮酮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0529.0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42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少輝;陳旭東;徐建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道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5/40 | 分類號: | C08G65/40;C08G65/4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丁佳佳 |
| 地址: | 529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受阻 超支 化聚醚酮酮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端基為硫代受阻酚類的超支化聚醚酮酮及其制備方法,將4?氟苯甲酰氯和1,3?二氟苯以摩爾比1:2通過傅克酰基化反應生成化合物4,6?((4?氟苯)甲酮)?1,3?二氟苯;然后將4,6?((4?氟苯)甲酮)?1,3?二氟苯和化合物1,4?二((對羥基苯基)甲酮)苯通過Williamson反應生成以醚鍵連接的端基為氟的超支化聚醚酮酮;之后硫代受阻酚類抗氧劑通過與氟反應而接枝在超支化聚醚酮酮上,生成端基為硫代受阻酚類的超支化聚醚酮酮,其作為交聯促進劑可增加復合材料或合金間的界面相容性,改善力學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還可降低加工時熔體粘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端基為硫代受阻酚類的超支化聚醚酮酮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復合材料或高分子合金中,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材料的性能,相容性不好的材料在沒有達到應力屈服的時候就可能出現脆斷。為此研究者開發改性劑促進復合材料或合金的相容性,增加界面的力學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目前,通常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改善界面相容性以增強兩者的相互作用,其中,化學方法的機理為加入某種物質生成共價鍵、配位鍵和離子鍵,市面上常用的有硅烷偶聯劑和線性聚合物增容劑等物質,然而這些偶聯劑和增容劑自身的綜合性能較差,往往無法滿足耐高溫聚合物材料,如聚芳醚類特種高分子材料。
使復合材料和合金間進行輕度交聯可改善力學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化學交聯劑包括金屬粉末、氧化鎘、二氧化錳、酚類化合物、磷酸鋁、三聚氰胺等,這些化學交聯劑與聚芳醚類特種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較差,在材料中分散性差,而且還導致了重金屬殘留。目前大部研究聚集在金屬交聯劑上,對聚合物化學交聯促進劑相關研究報道較少。
作為材料而言,加工過程的難易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擁有出色熱穩定性的聚醚醚酮,通常在340℃開始熔融,370℃左右才能夠有較好的流動性。當特種高分子材料與填料復合時,需要的加工溫度會進一步增大,且復合材料的熔體粘度很大,對轉矩流變儀的螺桿造成很大的負擔,不利于加工的同時會縮短加工儀器的使用壽命。為此超支化聚合物作為具備高度支化結構,能夠降低聚合物分子鏈之間的纏結,從而增大聚合物分子鏈之間的移動性,使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粘度降低,改善其加工注塑的流動性。
綜上所述,理想中的交聯促進劑不僅能夠增加復合材料或合金間的界面相容性,改善力學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而且還可降低加工時熔體粘度。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硫代受阻酚類端基的超支化聚醚酮酮及其制備方法。作為交聯促進劑的超支化聚醚酮酮不僅能夠增加復合材料或合金間的界面相容性,改善力學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減少環境重金屬污染,而且還可降低加工時熔體粘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端基為硫代受阻酚類的超支化聚醚酮酮通過以下制備得到,將4-氟苯甲酰氯和1,3- 二氟苯按摩爾比為1:2,通過傅克酰基化反應生成化合物4,6-((4-氟苯)甲酮)-1,3-二氟苯;然后將4,6-((4-氟苯)甲酮)-1,3-二氟苯和化合物1,4-二((對羥基苯基)甲酮)苯按摩爾比為1.25:1-2:1,通過Williamson反應生成以醚鍵連接的端基為氟的超支化聚醚酮酮;之后硫代受阻酚類抗氧劑通過與端基為氟的超支化聚醚酮酮上的氟反應而接枝在端基為氟的超支化聚醚酮酮上,生成端基為硫代受阻酚類的超支化聚醚酮酮。
所述4,6-((4-氟苯)甲酮)-1,3-二氟苯的化學結構式如下所示:
所述1,4-二((對羥基苯基)甲酮)苯的化學結構式如下所示:
所述端基為氟的超支化聚醚酮酮的化學結構式如下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道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道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05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