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頭部保護氣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0087.X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79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小中弘毅;陳內僚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1/213 | 分類號: | B60R21/213;B60R21/217;B60R21/232 |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結板部 殼體 卡止 安裝片部 凸出 按壓面 爪部 上下方向配置 按壓 安裝托架 滑動移動 內外方向 上下方向 下方開口 卡合部 卡止孔 板狀 卡合 連結 配置 | ||
1.一種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具有下述結構,
具有:氣囊,其構成為在展開膨脹時將車輛的車窗覆蓋,收容于所述車窗的車內側的上緣側;安裝托架,其將該氣囊的上緣側安裝于所述車窗的上緣側的車體側;以及合成樹脂制的殼體,其對折疊為使展開膨脹時的下緣側與上緣側接近的所述氣囊的折疊完成體進行收容,
所述殼體至少使下方開口地構成,并且所述殼體構成為,使對所述安裝托架進行了安裝的狀態的所述折疊完成體從下方側插入至內部,在內部進行收容,
所述安裝托架構成為,具有:安裝片部,其作為安裝于所述車體側的部位,配置為從所述殼體凸出;以及連結板部,其配置于該安裝片部的根部側,與所述殼體連結,
所述連結板部構成為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大致板狀,
所述殼體構成為具有使所述連結板部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具有:插入用間隙,其在使所述折疊完成體收容于內部時,能夠使所述連結板部一邊大致沿上下方向滑動移動一邊插入;以及卡止爪部,其形成為大致沿車內外方向凸出,插入至在所述連結板部形成的卡止孔,能夠對所述連結板部的上下的偏移進行限制地與所述連結板部卡止,并且具備在使所述卡止爪部插入至所述卡止孔的狀態下,對所述連結板部的車內側和車外側進行按壓而能夠對所述連結板部的向車內外方向側的移動進行限制的車內側按壓面及車外側按壓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中,
所述卡止爪部構成為,具有:卡止頸部,其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以及爪主體,其形成為從該卡止頸部的前端側大致沿車內外方向凸出,插入至所述卡止孔而與所述連結板部卡止,
所述卡止頸部中的所述連結板部側的面構成所述車內側按壓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中,
在使所述卡止爪部凸出側配置的所述車內側按壓面,也配置于從所述卡止爪部在前后方向側分離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中,
所述爪主體形成為在所述卡止頸部的下端側朝向車外側凸出,
所述連結板部構成為,在所述插入用間隙內一邊從下方朝向上方滑動移動一邊插入,
所述卡合部在所述爪主體的下方將所述連結板部的車外側覆蓋的區域,具有能夠對所述連結板部的車外側輔助地按壓的輔助限制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具有與所述連結板部的上表面側抵接,對所述連結板部的向上方側的偏移進行限制的上方移動限制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具有分別與所述連結板部的前后兩側的面抵接,對所述連結板部的向前后方向側的偏移進行限制的前后移動限制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裝置,其中,
所述氣囊構成為,具有:氣囊主體;以及具有撓性的環狀的連結耳片,其從該氣囊主體的上緣向上方凸出設置,與所述安裝托架連結,
所述安裝托架的所述卡止孔由使所述連結耳片插入貫通的連結孔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合成株式會社,未經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008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