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機地面空調機組制冷/制熱參數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64890.2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0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陽;張積洪;姬雨初;李亞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民航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1/00 | 分類號: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龐學欣 |
| 地址: | 3003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地面 空調 機組 制冷 制熱 參數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調系統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飛機地面空調機組制冷/制熱參數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飛機地面空調機組是一種民航特種設備,用于代替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在飛機地面保障過程中為飛機提供新風和空氣調節。地面空調機組的能量來源是電能,與APU相比,無論從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工作噪聲和運行成本等方面均大幅降低,具有十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近年來已在我國各大機場逐步推廣使用。
對地面空調機組制冷/制熱量進行現場監測有利于機場掌握設備運行狀況,以及對地面空調機組進行定期測試維護等,而目前地面空調機組內置傳感器只能實現對送風端溫度、風壓和風量的檢測,沒有對進風端溫度和風量的檢測設備,更無法實現對制冷/制熱量的監測功能。此外,不同地面空調機組生產廠商配置的溫度、風壓等傳感器的準確度和精度均有差別,傳感器安裝于空調機組內部也不便于定期標定,為機場獲取準確的地面空調制冷/制熱參數造成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機地面空調機組制冷/制熱參數監測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飛機地面空調機組制冷/制熱參數監測系統包括出風監測裝置、進風監測裝置;其中出風監測裝置和進風監測裝置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進風監測裝置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與外部設備連接;
所述的出風監測裝置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第一風量傳感器、第一距離傳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一通信模塊以及第一電源模塊;其中,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第一風量傳感器、第一距離傳感器和第一通信模塊分別與第一控制器連接;第一電源模塊用于為出風監測裝置中各用電部件提供所需的電能;
所述的進風監測裝置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濕度傳感器、第二風量傳感器、第二距離傳感器、顯示模塊、第二控制器、第二通信模塊、存儲設備以及第二電源模塊;其中,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濕度傳感器、第二風量傳感器、第二距離傳感器、顯示模塊、第二通信模塊和存儲設備分別與第二控制器連接;第二通信模塊分別與第一通信模塊和外部設備連接;第二電源模塊用于為進風監測裝置中各用電部件提供所需的電能。
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均為一至多個,采用熱電偶、熱電阻、集成電路溫度傳感器、光纖溫度傳感器以及超聲溫度傳感器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第一濕度傳感器和第二濕度傳感器采用電阻式、電容式或電子式濕度傳感器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壓力傳感器采用表壓傳感器或差壓傳感器中的任一種。當使用差壓傳感器時,其低壓側與大氣連通,高壓側與地面空調機組的空調出風管連通;
所述的第一風量傳感器和第二風量傳感器均為一至多個,采用皮托管、熱線風速儀、熱球風速儀、差壓流量計和超聲風速探頭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第一距離傳感器和第二距離傳感器均為一至多個,采用基于激光、紅外線或超聲波的測距傳感器,分別用于檢測地面空調機組的空調出風管和進風口的直徑;
所述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分別為出風監測裝置和進風監測裝置的主處理器,采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FPGA、DSP和PLC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塊采用有線或無線以太網、移動蜂窩網絡、Zigbee、藍牙、光纖、Modbus、CAN或Frofibus在內的工業現場總線或RS-232串行通信設備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用于實現進風監測裝置2與出風監測裝置1之間的數據交換;
所述的第一電源模塊采用蓄電池、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直流穩壓電源或風力發電裝置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第二通信設備采用有線或無線以太網、移動蜂窩網絡、Zigbee、藍牙、光纖、Modbus、CAN或Frofibus在內的工業現場總線或RS-232串行通信設備中的任一種或多種,用于實現進風監測裝置與出風監測裝置和外部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
所述的第二電源模塊采用蓄電池、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板或直流穩壓電源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顯示模塊采用LED數碼管、顯示屏或LCD顯示屏中的任一種。
所述的存儲設備采用硬盤、FLASH、存儲卡在內的非易失存儲介質中的任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民航大學,未經中國民航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48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