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選擇發射極雙面PERC電池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54640.0 | 申請日: | 201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1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魏青竹;陸俊宇;劉曉瑞;連維飛;倪志春;孟思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224 | 分類號: | H01L31/0224;H01L31/068;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李萍 |
| 地址: | 215542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選擇 發射極 雙面 perc 電池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太陽能電池片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選擇發射極雙面PERC電池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太陽能光伏作為潔凈能源的一種,是未來能源解決方案的候選之一。特別是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其應用日漸廣泛,工藝日趨成熟。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能量轉換器件,是太陽能發電的核心部分。目前太陽能電池領域以晶硅電池的工藝技術最為成熟,產業化水平最高,晶硅太陽能電池分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N型單晶硅電池雖有光致衰減小、少子壽命高、耐金屬污染性能好等優點,但生產成本較高,無法較大限度的利用現有產線機臺。目前P型硅電池片仍然占據絕大部分市場。
PERC電池,即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太陽能電池,是業內開發出的一種P型高效太陽能電池。其核心工藝是:電池背面用Al2O3+SiNx膜疊層覆蓋,以起到表面鈍化,提高長波響應的作用,從而提升電池效率。目前發展的雙面PERC電池背面柵線結構為背電極(銀柵線)和局部背電場(鋁柵線),此結構鋁漿耗量減少,解決了電池弓片問題,獲得更高的功率增益,降低部分生產成本,但背電極銀柵線仍占背面主要成本。
選擇性發射極(SE-selective emitter)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即在金屬柵線(電極)與硅片接觸部位進行重摻雜,在電極之間位置進行輕摻雜。這樣的結構可降低擴散層復合,由此可提高光線的短波響應,同時減少前金屬電極與硅的接觸電阻,使得短路電流、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都得到較好的改善,從而提高轉換效率。目前PERC選擇性發射極的制作常用印刷摻雜、激光涂源摻雜、激光PSG摻雜等方法,上述方法有些需要額外摻雜源-磷漿,有些需要增加綠光型激光,對成本都會有增加。
如中國專利CN104934500A公開了一種選擇性發射極的背鈍化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其在磷的均勻重摻雜之后,對晶硅硅片正面電極區域印刷高分子耐腐蝕材料作為腐蝕掩膜,利用化學腐蝕溶液對晶硅硅片進行二次腐蝕,然后使用化學試劑除去晶硅硅片表面的腐蝕掩膜并清洗干凈,得到具有選擇性發射極的上表面。這類現有的PERC電池選擇性發射極制備方法需要增加新機臺或磷漿等輔材,不能完全利用現有PERC常規產線來完成,既增加了生產成本又使工藝控制更加繁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較簡潔的選擇發射極雙面PERC電池的制備方法,可以利用現有PERC產線機臺,減少了制備成本。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選擇發射極雙面PERC電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對硅片進行雙面制絨;
S2、對步驟S1處理后的硅片的正面進行氧化層或氮化硅層保護;
S3、根據正極柵線的圖形,在步驟S2處理后的硅片的正面開槽;
S4、對步驟S3處理后的硅片進行正面磷擴散,氧化層或氮化硅層的阻擋使未開槽的區域形成淺擴區,開槽區域形成重擴區,以形成選擇發射極;
S5、對步驟S4處理后的硅片進行背刻或背拋光,并清洗表面磷硅玻璃;
S6、對步驟S5處理后的硅片進行背鈍化,在正面鍍減反射膜;
S7、根據背面電極的圖形,在步驟S6處理后的硅片的背面開槽;
S8、分別在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印刷柵線,其中正面柵線覆蓋正面重擴區,背面柵線覆蓋背面開槽區域;
S9、燒結。
優選地,步驟S1中,對單晶硅片采用氫氧化鈉和制絨添加劑進行雙面堿制絨,在所述單晶硅片表面形成具有陷光作用的金字塔絨面結構。
優選地,步驟S2中,硅片背對背使得正面朝外以放置進行氧化層或氮化硅層保護;
和/或,步驟S4中,硅片背對背放置使得開槽的正面朝外以進行正面磷擴散。
優選地,步驟S3中,對硅片的正面進行激光開槽或絲網印刷刻蝕膏或打印刻蝕液,形成寬度為20~100μm、深度為20~60nm的線性開口。
優選地,步驟S4中,采用液態POCl3擴散,擴散溫度為450~850℃,擴散時間為20~45min,淺擴區方阻為80~100Ω/□,重擴區方阻30~50Ω/□。
優選地,步驟S5中,將硅片在HNO3-HF體系溶液或堿溶液中進行背刻或背拋光,并清洗表面磷硅玻璃。
優選地,步驟S6包括:
S6-1、在硅片背面通過PEVCD或ALD沉積Al2O3鈍化層,厚度為5~3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4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