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睡眠監測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3906.1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99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單彥會;曹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潤湘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睡眠 監測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睡眠監測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對可穿戴設備的存儲空間要求高以及無法實時地分析睡眠狀態的問題。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睡眠監測方法包括:采集用戶的加速度數據;每隔預設時間區間,基于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加速度數據,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并在確定出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之后,存儲所述睡眠狀態以及刪除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加速度數據;基于各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生成包含有每種睡眠狀態的總時長的睡眠狀態報告。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睡眠監測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穿戴式設備和智能終端的飛速發展,可以利用穿戴式設備以及智能終端實現對人們睡眠狀況的監測。
現有技術中實現睡眠監測的大體流程為:由穿戴式設備實時采集用戶睡眠時的肢體運動數據并保存,在采集到用戶整晚的肢體運動數據后,將存儲的整晚的所有肢體運動數據上傳至智能終端。而智能終端在接收到穿戴式設備上報的所有肢體運動數據之后,對接收的所有肢體運動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到睡眠狀態報告。上述方案中,可穿戴設備需要存儲大量的肢體運動數據,這對可穿戴設備的存儲空間要求較高。并且,可穿戴設備是在采集到整晚的肢體運動數據后,統一上報給智能終端,由智能終端進行分析,故在用戶睡眠的過程中并不能實時地分析睡眠狀態。此外,可穿戴設備將存儲的肢體運動數據上報給智能終端的過程中,也需要花費一定時間,若使用網絡傳輸的話,還要消耗用戶的數據流量。
基于此,目前需要一種新的睡眠監測方案以克服上文所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睡眠監測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對可穿戴設備的存儲空間要求高以及無法實時地分析睡眠狀態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種睡眠監測方法,包括:
采集用戶的加速度數據;
每隔預設時間區間,基于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加速度數據,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并在確定出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之后,存儲所述睡眠狀態以及刪除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加速度數據;
基于各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生成包含有每種睡眠狀態的總時長的睡眠狀態報告。
進一步地,所述采集用戶的加速度數據,具體包括:
按照預設采樣頻率,采集用戶在三維空間上的三軸加速度數據;
所述基于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加速度數據,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包括:
將采集的三軸加速度數據轉化為表征單位時間內運動幅度變化量的一維標量值;
計算在該預設時間區間內各標量值之間的離散度以及相似度;
將計算出的離散度分別與預設的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進行比較,以及,將計算出的相似度與預設的第三閾值進行比較;其中,第一閾值大于第二閾值;
根據比較的結果,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比較的結果,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包括:
若在該預設時間區間內所述離散度大于第一閾值,且所述相似度小于第三閾值,則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為清醒狀態;
若在該預設時間區間內所述離散度小于第二閾值,且所述相似度大于第三閾值,則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為深睡眠狀態;
若所述比較的結果滿足以下任一條件時,則確定該預設時間區間內的睡眠狀態為淺睡眠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39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光學的閉眼單腳站立測量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中醫電磁信號診療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