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井下架空乘人猴車的斷繩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36415.4 | 申請日: | 201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81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中凱;魯巖;張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B12/06 | 分類號: | B61B12/0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銘 |
| 地址: | 2211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井下 架空 乘人猴車 保護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井下架空乘人猴車的斷繩保護裝置,包括斷繩抓捕器裝置、感應系統和控制系統。斷繩抓捕器裝置采用連桿結構進行設計,具有成本低和結構穩定的特點,并且根據不同的井下環境,可以使用電磁鐵控制或者氣動控制;感應裝置由傳感器模塊與Zigbee終端節點組成,傳感器模塊接收鋼絲繩張緊力信息,并由終端節點傳遞到Zigbee網絡中。控制系統接收無線網絡信息,監控猴車鋼絲繩的張緊力,判斷發生斷繩事故后,向警報系統報警,并向抓捕裝置發出指令。采用無線網絡進行通信更加方便穩定,減少維護成本;實時檢測鋼絲繩張緊力可以提前預防斷繩事故,并且在斷繩事故發生時快速反應;抓捕器裝置能更加快速、穩定的抱緊鋼絲繩,更好的對乘人進行保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護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煤礦井下架空乘人裝置——猴車的斷繩保護裝置,可以有效防止煤礦井下猴車運行時,鋼絲繩突然斷開對乘坐人員造成傷害。
背景技術
地下礦用架空索道裝置俗稱“猴車”,其目的是縮短礦工在礦道內上下坡的路途時間,減輕礦工上下坡的體能消耗。由驅動裝置輸出動力帶動驅動輪和鋼絲繩運行,從而實現輸送礦工的目的。在猴車運行中,一旦發生斷繩事故,猴車就會在力的作用下下滑掉落,可導致乘坐人員傷亡和運輸設施損壞。目前煤礦井下猴車鋼絲繩使用很不規范,特別是在鋼絲繩的檢查、維護以及更換方面沒有法理依據。各個礦井使用和更換鋼絲繩一般都是憑經驗,對整個猴車運輸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一個針對井下猴車的斷繩保護裝置十分有必要。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猴車鋼絲繩斷繩保護裝置》(公告號CN203157995U)提供的斷繩保護裝置,采用的結構為:在猴車迂回橫梁上安裝一個帶電控閥體的卡爪,當發生斷繩事故時,需要人工觸發安裝在猴車尾部的行程開關。觸發行程開關后卡爪下落,當猴車下滑至卡爪位置時,被卡爪勾住,使得猴車不能繼續下滑。其缺陷是:不能快速的對斷繩事件進行反應,也不能預先對鋼絲繩進行檢測,提前預防鋼絲繩斷開;斷繩保護觸發后,卡爪并非第一時間將猴車制動,并且若猴車并非理想狀態下向下滑時,此抓捕器便無法保護乘人安全;另外此專利信號的傳輸方式是通過有線網絡,在煤礦井下復雜的環境中線路容易損壞,且維護成本高。
發明內容
為了保護井下猴車乘坐人員在發生斷繩事故時的人身安全,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穩定性好,響應迅速的井下架空乘人猴車的斷繩保護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井下架空乘人猴車的斷繩保護裝置,包括斷繩抓捕裝置、壓力感應系統和控制系統。
所述斷繩抓捕裝置,由支架、兩根杠桿、一副閘瓦和伸縮支撐動力源。兩根杠桿在中部位置分別與支架鉸接,兩個交接點保持設定的間距。一副閘瓦的上下閘瓦分別鉸接在兩根杠桿同一側的兩個端部,伸縮支撐動力源的兩個支撐端分別與兩個杠桿的另一側的端部鉸接。
所述感應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模塊、與傳感器模塊數量相等的 Zigbee終端節點和一個Zigbee中心節點。各個壓力傳感器模塊分別安置在不同位置的鋼絲繩托輥上,再對應與各個Zigbee終端節點相連。壓力傳感器模塊負責監視鋼絲繩張緊力,并將其發送給終端節點。Zigbee中心節點與Zigbee終端節點組成Zigbee無線網絡, Zigbee終端節點通過中心節點創建的Zigbee無線網絡傳出收到的傳感器信號。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CPU芯片、報警系統和電源控制模塊。CPU芯片分別連接Zigbee中心節點、報警系統與電源模塊。Zigbee中心節點將接收到的各個終端節點傳來的傳感器信號傳輸給CPU芯片。CPU芯片從中心節點接收信號,處理后控制報警系統與電源模塊。斷繩抓捕裝置與猴車的驅動裝置的電源同時被電源模塊控制,防止猴車被抓捕裝置抱死的同時被驅動輪驅動。
所述伸縮支撐動力源為碟形彈簧與電磁鐵吸合機構組成,碟形彈簧支撐在兩根杠桿之間,電磁鐵吸合機構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杠桿的端部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364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