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身結構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25579.7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045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董驍;劉新春;廖衍華;盧淑珍;李文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3/00 | 分類號: | B62D23/00;B62D21/15;B62D25/20;B62D2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陳慶超;桑傳標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結構 車輛 | ||
本公開涉及一種車身結構和車輛,該車身結構包括前縱梁(100)、前艙橫梁(220)、前艙中橫梁(270)、前橫梁(210)和外連接板(420),所述前縱梁(100)包括沿左右方向間隔設置的左前縱梁和右前縱梁,所述前艙橫梁(220)和所述前艙中橫梁(270)分別連接在所述左前縱梁和所述右前縱梁上,所述前縱梁(100)的后端連接于所述前橫梁(210),所述前艙中橫梁(270)間隔地位于所述前艙橫梁(220)和所述前橫梁(210)之間,所述外連接板(420)位于所述前縱梁(100)的外側并且分別與所述前縱梁(100)和所述前橫梁(210)連接。本公開提供的車身結構能夠有效提升前碰時車身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使得車輛的安全性能更高。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車身結構和具有該車身結構的車輛。
背景技術
在車輛,尤其是乘用車的交通(碰撞)事故中最大程度地減少乘員的死亡率和受傷程度是乘用車的整車研發和制造的核心設計技術。其中,車身結構碰撞安全變形結構的設計是提高整車碰撞安全性能的基礎。為了滿足公眾對家用乘用車的越來越高的碰撞安全性的要求,近年來各國的有關部門都在本國的相關法規和評價規范中不斷逐步地改進和補充了一些乘用車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試驗條件。例如美國正在針對其國內市場銷售的車輛,更新其一系列有關安全碰撞性能的法規和評價規范,要求車身成員艙在更多工況下承受更大碰撞力而有相對比較小的變形。
隨著家用乘用車在全球市場的普及,石化能源短缺及燃燒帶來的環保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各國都在積極開發新能源汽車。而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方向正在成為未來的趨勢。電動汽車的設計除了要滿足傳統的設計,還需要考慮設計較高的續航里程,以滿足與傳統燃油車的競爭力。
另外,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為了提升續航距離,電動汽車需要配備更加多的電池包,這樣相比同樣規格的燃油車,電動汽車要大幅度地增加整車重量,這就導致在同樣試驗條件下,車輛的碰撞初期整車動能的增加,也就說,電動汽車的車身結構需要能夠承擔更大的力和吸收更多的運動能量來提升安全性。進一步地,在電動汽車中,由于需要布置電池包,大量車身下部的空間被占用,傳統燃油車的各種經典的車身碰撞安全結構技術無法使用,因此設計一種既能滿足電池包布置又能滿足車輛安全的新型車身結構技術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身結構和使用該車身結構的車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車身結構,包括前縱梁、前艙橫梁、前艙中橫梁、前橫梁和外連接板,所述前縱梁包括沿左右方向間隔設置的左前縱梁和右前縱梁,所述前艙橫梁和所述前艙中橫梁分別連接在所述左前縱梁和所述右前縱梁上,所述前縱梁的后端連接于所述前橫梁,所述前艙中橫梁間隔地位于所述前艙橫梁和所述前橫梁之間,所述外連接板位于所述前縱梁的外側并且分別與所述前縱梁和所述前橫梁連接。
可選地,所述前橫梁為固定在地板面板下表面上的車身橫梁,所述地板面板位于所述前艙橫梁的后方。
可選地,所述前縱梁的后端僅與所述前橫梁相連。
可選地,所述前橫梁為靠近車身前艙的車身橫梁,或者為靠近前圍板安裝的車身橫梁,或者為靠近門檻內板前端安裝的車身橫梁,或者為設于前座椅安裝橫梁前方的車身橫梁。
可選地,所述前艙橫梁和所述前橫梁之間還連接有兩條連接梁,兩條所述連接梁分別與所述前艙中橫梁相交,并且兩條所述連接梁平行設置或者呈角度地設置。
可選地,兩條所述連接梁呈角度地設置并且與所述前艙橫梁或所述前橫梁形成三角加強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55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