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毛霉菌菌株及在發酵青磚茶上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23710.6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674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剛;肖長義;王春燕;李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P1/02;A23F3/10;C12R1/785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蔣悅 |
| 地址: | 443001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毛霉 菌株 發酵 青磚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毛霉菌及在發酵青磚茶上的應用,屬于微生物發酵技術應用領域。本發明的菌株分離自本公司生產車間正在進行青磚茶生產渥堆發酵過程中的渥堆中有具有良好真菌菌絲生發的茶葉,經分離、鑒定,確定為毛霉菌,命名為xingding?2,保藏編號為CCTCC NO:M 2017241;保藏時間為2017年5月5日;屬于毛霉屬真菌;其應用為發酵生產青磚茶。采用本發明的毛霉菌xingding?2發酵青磚茶的方法為:液態培養毛霉菌xingding?2,收集該真菌孢子,投放到青磚茶發酵茶堆中,控制溫度、濕度進行發酵。本發明發酵青磚茶的方法,與傳統青磚茶發酵方法相比,茶產品口感基本相似,發酵周期短,大大提高生產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毛霉菌的應用及其發酵青磚茶的方法,屬于微生物發酵技術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青磚茶屬于黑茶類,黑茶發酵利用濕熱與微生物共同作用發生物質轉化,發酵周期長,品質特征突出。而相對于其它黑茶,青磚茶發酵更充分,發酵出來品質口感更加醇和,陳香凸顯明顯。
湖北青磚茶是以曬毛青葉為原料,經過發酵,成化,蒸壓,烘干等程序制成。其中發酵過程對青磚茶的風味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從前人對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等黑茶系列的研究得知,發酵的過程對改變茶的品質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根據前人研究發現,發酵過程中,影響茶葉品質風味形成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酵母、細菌、放線菌等,其中絲狀真菌為優勢菌株,在發酵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分離純化一種可用于青磚茶發酵的毛霉菌株,以及該菌株應用于青磚茶發酵的方法。
本發明從青磚茶發酵茶堆中分離純化一株菌株;是絲狀真菌。經鑒定,該菌株是一種總狀枝毛霉菌株(Mucor racemosus Fres);命名為毛霉菌xingding-2;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包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 M 2017241;保藏時間為2017年5月5日。
本發明的毛霉菌xingding-2能夠用于青磚茶的發酵生產。
采用本發明的毛霉菌xingding-2發酵生產青磚茶的方法為:液態培養毛霉菌xingding-2,富集其孢子制成孢子懸液并計數。按照每斤曬毛青茶投放十萬真菌孢子的比例進行接種。
具體采用毛霉菌菌株Mucor racemosus Fres xingding-2發酵青磚茶的方法如下:
(1)斜面培養:毛霉菌xingding-2接種于斜面培養基上培養,得斜面菌株;
(2)發酵菌種擴大培養:取斜面菌株接種到已滅菌的種子培養基中,得到種子培養液;
(3)茶葉發酵:選取綠毛茶灑水至含濕量為20-30%,接種步驟(2)中收獲的菌種孢子后進行發酵,發酵環境為無塵無污染恒溫培養箱渥堆,控制溫度為25℃,濕度為90%,發酵3至4天以后,待茶堆溫度升到47℃時,進行翻堆,翻堆后茶堆會繼續生長白色菌絲體,并伴隨溫度上升,待溫度升到50-55℃時,茶葉顏色全部轉化成暗褐色,散發出酵香時,停止;
(4)茶葉蒸制成型:將發酵好的茶葉汽蒸,汽蒸后的茶葉放入成型裝置成型,成型后自然涼置,涼置時間為35-45小時,完成青磚茶散茶的制作。
所述的步驟(1)中,毛霉菌xingding-2接種于斜面培養基上,在28℃下培養48小時,得斜面菌株;所用斜面培養基,每1L中含有的成分為:葡萄糖20.0g、馬鈴薯200.0g、瓊脂15g,蒸餾水余量,自然pH,115℃滅菌20min。
所述的步驟(2)中,取斜面菌株接種到已滅菌的種子培養基中,在175rpm、28℃的條件下恒溫震蕩培養48h,得到種子培養液;所用種子培養基,每1L中含有的成分為:葡萄糖20.0g、馬鈴薯200.0g、蒸餾水余量,自然pH,115℃滅菌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37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