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像素補償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15492.1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5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方;王向前;韓珍珍;張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25 | 分類號: | G09G3/32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晶體管 像素補償 驅動管 電路 控制電壓 畫面顯示效果 晶體管共用 充電率 控制端 分級 灰階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像素補償電路,所述像素補償電路包括第六晶體管和第七晶體管,所述第六晶體管和所述第七晶體管共用一個控制端,共用一個控制端的第六晶體管和第七晶體管構成驅動管,由此可以使驅動管控制電壓具有更寬的電壓范圍、實現更高的充電率,從而可以對驅動管的控制電壓進行充分的調節,進而利于顯示灰階的精準充足分級,提高畫面顯示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平板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像素補償電路。
背景技術
近年來,常規的顯示器已逐漸被便攜式薄平板顯示器所取代。由于有機或無機發光顯示器可提供寬視角和良好的對比度,且具有快速的響應速度,因而有機或無機發光顯示器這些自發光型的顯示器比其它平板顯示器具有更多的優勢。這樣,有機或無機發光顯示器作為下一代顯示器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包括由有機材料形成了發光層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器在提供彩色圖像的同時,相比無機發光顯示器具有更高的亮度、更低的驅動電壓及更快的響應時間。
一般來說,OLED顯示器依驅動方式可分為被動矩陣驅動(Passive Matrix OLED,PMOLED)和主動矩陣驅動(Active Matrix OLED,AMOLED)兩種。其中,PMOLED顯示器是當數據未寫入時并不發光,只在數據寫入期間發光。這種驅動方式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較容易設計,主要適用于中小尺寸的顯示器。對于AMOLED顯示器,該像素陣列的每一像素都有用來存儲數據的一電容,讓每一像素皆維持在發光狀態。由于AMOLED顯示器的耗電量明顯小于PMOLED顯示器,加上驅動方式更適合發展大尺寸與高解析度的顯示器,使得AMOLED顯示器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AMOLED顯示器的畫面顯示效果也越來越重視,例如,希望色調飽和度更高、顯示畫面更加細膩等。有鑒于此,如何設計一種用于AMOLED顯示器的像素補償電路,以提高畫面的顯示效果,是業內相關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像素補償電路,以改善畫面顯示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像素補償電路,所述像素補償電路包括:
第一晶體管,所述第一晶體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一端電性耦接至參考電壓端,所述第一晶體管的控制端電性耦接至第一控制信號端;
第二晶體管,所述第二晶體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一端電性耦接至所述參考電壓端,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二端電性耦接至第一連接點,所述第二晶體管的控制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
第三晶體管,所述第三晶體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一端電性耦接至數據電壓端,所述第三晶體管的控制端電性耦接至第二控制信號端;
第四晶體管,所述第四晶體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四晶體管的第一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一連接點,所述第四晶體管的第二端電性耦接至第二連接點,所述第四晶體管的控制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
第五晶體管,所述第五晶體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五晶體管的第一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晶體管的第二端電性耦接至第一電壓端,所述第五晶體管的控制端電性耦接至第三控制信號端;
第六晶體管,所述第六晶體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六晶體管的第二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晶體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晶體管的控制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一連接點;
第七晶體管,所述第七晶體管和所述第六晶體管共用一個控制端,所述第七晶體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七晶體管的第一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二連接點,所述第七晶體管的第二端電性耦接至所述第六晶體管的第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54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異形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 下一篇:顯示面板和使用該顯示面板的電致發光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