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指紋識別按鍵模組、移動終端及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08788.0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60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謝從軍;曾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H05K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指紋識別 按鍵 模組 移動 終端 裝配 方法 | ||
1.一種指紋識別按鍵模組,包括:裝飾圈、蓋板和指紋芯片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紋芯片單元設置在所述裝飾圈的內環中,所述裝飾圈的內環壁上設置有搭接部,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搭接部的一表面和所述指紋芯片單元的一表面上,所述蓋板和所述搭接部的相接觸的表面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膠;
其中,所述指紋芯片單元包括:芯片、柔性電路板和補強片,其中,所述芯片的一表面與所述蓋板接觸,所述芯片的側壁與所述搭接部的內側壁接觸,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設置在所述芯片與所述補強片之間,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表面積小于所述芯片的表面積,所述補強片的表面積小于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表面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紋識別按鍵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的內側壁與所述芯片的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紋識別按鍵模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和所述補強片的側壁的外圍設置有第三密封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紋識別按鍵模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與所述芯片的相接觸的表面之間設置有第四密封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紋識別按鍵模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與所述補強片的相接觸的表面之間均設置有第五密封膠。
6.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指紋識別按鍵模組。
7.一種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指紋識別按鍵模組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所述蓋板裝配在所述裝飾圈上;
將所述指紋芯片單元裝配在所述裝飾圈的內環中;
將所述裝飾圈裝配在移動終端的觸摸屏玻璃的裝配孔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蓋板裝配在所述裝飾圈上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蓋板裝配在所述裝飾圈的搭接部的一表面上;
通過第一密封膠將所述蓋板和所述搭接部的相接觸的表面粘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指紋芯片單元裝配在所述裝飾圈的內環中的步驟,包括:
將芯片、部分柔性電路板和補強片依次層疊裝配形成所述指紋芯片單元,其中,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表面積小于所述芯片的表面積,所述補強片的表面積小于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的表面積;
將所述芯片裝配在所述裝飾圈的內環中,使所述芯片的一表面與所述蓋板接觸,且所述芯片的側壁與所述搭接部的內側壁接觸;
在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和所述補強片的側壁的外圍點膠,使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和所述補強片的側壁的外圍覆蓋第三密封膠;
將所述第三密封膠脫泡,使第一部分所述第三密封膠填充在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與所述芯片的相接觸的表面之間,形成第四密封膠;并使第二部分所述第三密封膠填充在部分所述柔性電路板與所述補強片的相接觸的表面之間,形成第五密封膠;
在所述搭接部的內側壁與所述芯片的側壁之間填充第二密封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87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