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捷式單胚油條炸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75133.8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2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皮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皮常勝 |
| 主分類號: | A21B5/08 | 分類號: | A21B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52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捷 式單胚 油條 炸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便捷式單胚油條炸鍋,屬于食品加工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面食,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炸制油條的方法。只有雙胚油條放在炸鍋中才可以被炸開,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與智慧,現代人終于知道了其中的奧妙,兩個面胚接觸面受熱量小,面胚沒有被高溫炸“死”,于是有了單胚軟面油條和組合油條機(申請號:201610659062.2)直接切油條胚下鍋的炸法。市場上常見的硬面油條機中多采用電加熱油水分離型或氣加熱純油型,然而當采用油水分離方式時,油炸鍋內需要加入120-130L油脂,當采用純油時,油脂也需要大約30L,如果短時間換油則會造成油條成本的上升和油脂的巨大浪費。在單胚油條炸鍋(申請號:201610168289.1)中,如果采用純油型,因雙面齒的順時針旋轉,雙面齒的轉軸必須離炸鍋體底部有至少大于5.7cm的距離,以油條長度33cm額定400根/小時計則炸鍋中至少加油脂18L才可以炸油條,經常換油,同樣浪費。同時因上述油水分離型或純油型油條炸鍋加油較多,重量較重,不好移動,不適合移動炸油條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不僅實現了單胚油條炸制過程的全自動化,而且使油條炸鍋輕便、節油、節能。
本發明是以組合油條機(申請號:201610659062.2)中炸鍋部分、單胚油條炸鍋(申請號:201710168289.1)、一種應用于油條自動炸鍋中非等時下油條間歇停頓方式(申請號:201710384461.7)為基礎,切實解決實際應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通過減小單胚油條炸鍋(申請號:201710168289.1)中油面(6)下不必要的高度,進而改變油條炸鍋中翻油條部分的設計從而使油條炸鍋輕便化,通過在帶孔油條托板或固定油條托板(3)上預留一個或多個沒有孔的區域(16),使油條產品多樣化和可以使油條的產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便捷式單胚油條炸鍋結構如圖1所示,詳細描述如下:
本便捷式單胚油條炸鍋主要構造包括油炸鍋體(1)、油條刮片(2)、固定油條托板(3,圖3)、圓周中斷(4,圖4)、前推油條刺(5)、間歇往復半旋轉翻油條單面齒(簡稱單面齒)(7)、下托條(8)、后推油條刺(9)、油條出鍋刺(10)、下油條感應裝置(18)、電氣部分及相關傳動與銜接。油條刮片(2)為兩個,是安裝在油炸鍋(1)上的凸起(見圖2),位于固定油條托板(3)下油條小孔區(11)兩端上方大約3cm處,油條刮片(2)也可以是一個,其特征在于用筷子挑油條、油條被拉長下鍋時,兩個筷子正好分別到達油條刮片(2)附近,筷子從油條刮片(2)刮下使油條和筷子分離則油條下鍋。下油條感應裝置(18)安裝在其中一個油條刮片(2)的上方大約2-5cm處,用以感應油條下到炸鍋的時間。固定油條托板(3)位于油炸鍋的前端、前推油條刺(5)的下方、沒于油面(6)下方0.5cm到2cm處傾斜安裝,油條托板(3)也可以是電熱板或液化氣加熱的板,其特征在于使油條面胚在翻滾前未完全沒入油脂中,使油條面胚更容易被炸開。固定油條托板(3)分下油條小孔區(11)和固定托板后區(12),孔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孔,其特征在于小孔使剛下油條時油條不會粘在固定油條托板(3)上,孔的設計使油條面胚更好的和油脂接觸,傳導熱量,油條托板小孔區(11)預留一個或大致平均分布多個無孔區(16),每個無孔區(16)面積大概為(2-5)cm*(3-6)cm,方便用筷子挑油條下鍋后將軟面油條面胚切成兩個或多個段,用以炸制兩根油條或多個油饃頭。固定油條托板(3)也可以是組合油條機中所述“帶孔油條托板”。圓周中斷(4)是由感應器(13)、被感應端子(14)、轉軸(15)構成,也可以是在轉軸(15)的圓周內平均分布多個感應器或被感應端子,其不限于安裝在單胚油條炸鍋的上面,也可以安裝在鍋體的支架上等任意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圓周周期內當感應器(13)收到一個(或預設多個)感應信號時就會使前推油條刺(5)、后推油條刺(9)首次或每次都短暫停留在油炸鍋體(1)預設固定位置,利用圓周的特性,沒有開停機和電機失步帶來的困擾,有利于油條下鍋。前推油條刺(5)向前推送油條并防止相鄰兩根油條粘連,之后傳動向前運行一格再進行停頓,周而復始。通過改變后推油條刺(9)的間距和運行方式,防止單面齒(7)逆時針旋轉回到初始位置時將翻過的油條帶回,造成翻油條失敗,通過改變后推油條刺(9)的間距和運行方式,翻油條后“后推油條刺(9)”夾住油條的特征還包括防止油條面胚因胚下光圓、部分油條面胚窄小等各種因素造成的打滾現象。單面齒(7)縱向呈逆時針傾倒約90度的L型,單面齒(7)的齒的初始位置位于前推油條刺整體的前方用以等待前推油條刺(5)將油條推到齒的區域,單面齒(7)每次順時針旋轉的角度大約在180度左右,翻過油條后經短暫停頓逆時針旋轉回到初始位置,單面齒(7)受油條移動位置的控制,該動作是從油條面胚底部向上翻動油條,從油條面胚底部向上翻動油條防止單面齒(7)與油條面胚(17)未炸制成熟部分粘連(見圖6),單面齒(7)順時針半旋轉翻油條一次的時間為0.2-3s,之后停頓0.5-3s(見圖7)使后推油條刺(9)夾住油條(17)(見圖8)防止單面齒(7)逆時針旋轉回到初始位置時將翻過的油條帶回,逆時針回到初始位置時間為0.2-3s,之后再停頓0.5-8s等待油條面胚有足夠的時間從油條托板(3)傳送到單面齒(7)的前端,周而復始。下托條(8)為多根條形支撐(也可以是網狀、片狀),下托條(8)使油條面胚翻滾后不是浮在油脂上,而是受到下托條(8)的支撐,下托條(8)與后推油條刺(9)夾油條共同防止油條面胚因胚下光圓、部分油條面胚窄小等各種因素造成的打滾現象,下托條(8)在此作為防油條打滾造成翻油條失敗的增強作用,在本設計中也可以不要。單面齒(7)與下托條(8)以及前推油條刺(5)、后推油條刺(9)、油條出鍋刺(10)均為刺狀,相互交叉運行而不發生碰撞(見圖5)。炸鍋傳動部分依靠齒輪、鏈輪和凸輪撮合,也可以是前推油條刺部分、單面齒部分、后推油條刺部分三個單元分別由電機驅動,每下一根油條各走一格,單面齒(7)往復一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皮常勝,未經皮常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51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治蚜蟲的中藥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連續式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