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61730.5 | 申請日: | 2017-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1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秋婷;葉茂林;陳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9 | 分類號: | G08G1/09;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31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龍華辦事處***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無人機 交通 指揮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人機交通管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車的數量急劇增加,造成城市交通擁擠、堵塞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尤其節假日,各城市主干道路尤其十字路口交通擁堵現象十分嚴重,僅靠紅綠燈往往很難疏通堵塞,經常需要交警在道路上手勢指揮,有時候還會出現交通事故或紅綠燈故障,交警人員及車輛很難及時抵達現場指揮交通,交通指揮中心也不能通過交通信號燈獲取實時的交通數據,不方便進行總體調度,給人們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利用無人機代替交警手勢指揮道路交通,解決目前交通應急指揮不便,需要交警在道路現場指揮,智能化程度較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包括無人機和地面站指揮中心,所述無人機包括飛行控制系統、機械手指揮系統、無線傳輸模塊一、攝像頭和雙目視覺模塊,所述機械手指揮系統、無線傳輸模塊一、攝像頭和雙目視覺模塊都與飛行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地面站指揮中心包括控制模塊、交通信息數據庫、顯示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無線傳輸模塊二,所述交通信息數據庫、顯示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無線傳輸模塊二都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無線傳輸模塊一和無線傳輸模塊二通過無線數據連接。
優選的,所述機械手指揮系統由機械手控制系統、電機驅動模塊一、機械手一、電機驅動模塊二和機械手二組成,所述電機驅動模塊一與機械手控制系統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模二與機械手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機械手一一方面與機械手控制系統連接,另一方面與電機驅動模塊一連接,所述機械手二一方面與機械手控制系統連接,另一方面與電機驅動模塊二連接。
優選的,所述機械手控制系統中設有數據分析處理器。
優選的,所述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采用可伸縮發光棒或反光棒,分別搭載在無人機左右兩側,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當交通路口擁堵或者紅綠燈故障時,通過地面站指揮中心的控制模塊控制無人機飛行到擁堵路口附近,然后通過飛行控制系統調整到固定的懸停位置和高度,開始進行交通指揮。無人機通過攝像頭和雙目視覺模塊采集道路交通信息并通過無線傳輸模塊一和無線傳輸模塊二傳輸給地面站指揮中心,地面站指揮中心通過實時傳輸回來的圖像視頻信息,通過機械手控制系統遠程驅動電機驅動模塊一和電機驅動模塊二控制無人機上的機械手一和機械手二做相應的手勢動作,如停止信號、直行信號、左轉彎待轉信號、右轉彎信號、變道信號、減速慢行信號和靠邊停車信號,代替交警在道路現場指揮交通,無人機代替交警手勢指揮交通,可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道路交通情況,節約了交警人力資源,降低了交警繁雜的工作量,智能化水平較高。
所述顯示模塊實時顯示道路交通情況,為交警或其他操作人員提供準確的信息;所述圖像處理模塊,對實時傳輸回來的圖像視頻信息進行處理;所述交通信息數據庫存儲交通數據信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種基于無人機的交通指揮控制系統,利用無人機代替交警手勢指揮道路交通,解決目前交通應急指揮不便,需要交警在道路現場指揮,智能化程度較低的問題。
具體的說,如圖1所示,包括無人機和地面站指揮中心,所述無人機包括飛行控制系統、機械手指揮系統、無線傳輸模塊一、攝像頭和雙目視覺模塊,所述機械手指揮系統、無線傳輸模塊一、攝像頭和雙目視覺模塊都與飛行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地面站指揮中心包括控制模塊、交通信息數據庫、顯示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無線傳輸模塊二,所述交通信息數據庫、顯示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無線傳輸模塊二都與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無線傳輸模塊一和無線傳輸模塊二通過無線數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617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