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緩沖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8296.5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4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宋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敏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19/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沛***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緩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設備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緩沖器。
背景技術
汽車保險杠是吸收和減緩外界沖擊力、防護車身前后部的安全裝置。但是目前機動車保險杠僅僅是依靠緩沖材料來減緩沖擊力,一旦發生車禍撞擊時這種保險杠所起到的緩沖效果并不好,汽車汽車緩沖器安裝在機動車保險杠上,是一種增強保險杠的緩沖能力的裝置。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種能夠增強保險杠緩沖能力的裝置,這樣會大大降低汽車的安全,尤其是在車禍發生時會嚴重威脅駕駛員的人身安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汽車緩沖器,該裝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能夠有效吸收沖擊力。
根據本發明的汽車緩沖器,所述汽車包括保險杠,所述汽車緩沖器包括:第一緩沖單元;第二緩沖單元,所述第二緩沖單元一端可伸縮地設于第一緩沖單元內,所述第二緩沖單元的另一端抵壓在保險杠上,且沿所述第二緩沖單元外側周圍設有擋塊;彈簧,所述彈簧位于所述第一緩沖單元與第二緩沖單元之間;緩沖墊,所述緩沖墊套設在所述第二緩沖單元上,且其一端抵壓在所述擋塊上,另一端抵壓在所述第一單元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車輛發生撞擊時,保險杠在沖擊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使第二緩沖單元向右運動,進而使位于第二緩沖單元與第一緩沖單元之間的彈簧也向右作收縮運動,彈簧的收縮運動對沖擊力起到緩沖作用,而且在此過程中,隨著第二緩沖單元與第一緩沖單元之間相對位移的增大,套設在第二緩沖單元外側的緩沖墊與第一緩沖單元相抵觸,能夠對沖擊力起到進一步緩沖作用。通過彈簧和緩沖墊作收縮運動,能有效地吸收車輛碰撞時產生的沖擊力,且該裝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汽車緩沖器,還可以具有如下技術特征: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緩沖單元包括相對的左端緣和相對的右端緣,所述第一緩沖單元內設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貫穿所述第一緩沖單元的左端緣而不貫穿其右端緣,所述右端緣處設有底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彈簧與所述底座之間設有緩沖塊。
優選地,所述緩沖塊包括第一緩沖塊和第二緩沖塊,所述第一緩沖塊與底座固定相連,所述第二緩沖塊位于第一彈簧與第一緩沖塊之間,且分別與第一彈簧和第一緩沖塊相連,其中,所述第一緩沖塊為橡膠件,所述第二緩沖塊為尼龍件。
進一步地,還包括擋塊,所述擋塊一體的形成在所述左端緣處,且向所述第二緩沖單元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緩沖單元外側設有凸塊,所述凸塊與所述擋塊相對。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墊為EPP件。
進一步地,所述汽車緩沖器為多個。
附圖說明
圖1為汽車緩沖器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所示的汽車緩沖器安裝在保險杠6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第一緩沖單元1;底座11;擋塊12;第一腔室13;
第二緩沖單元2;沖頭21;第二腔室22;凸塊23;擋塊24;
彈簧3;
緩沖塊4;第一緩沖塊41;第二緩沖塊42;
緩沖墊5;
保險杠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適于機動車保險杠6的汽車緩沖器,包括第一緩沖單元1、第二緩沖單元2、彈簧3和緩沖墊5。
第一緩沖單元1;第一緩沖單元1的一端固定在車架的前后端的橫梁上,第二緩沖單元2,第二緩沖單元2一端可伸縮地設于第一緩沖單元1內,第二緩沖單元2的另一端抵壓在保險杠6上;也就是說,第二緩沖單元2的一側與保險杠6相接觸,可隨著保險杠6的變形而在第一緩沖單元1內作相對運動。
彈簧3,彈簧3位于第一緩沖單元1與第二緩沖單元2之間。也就是說,彈簧3實現第一緩沖單元1與第二緩沖單元2之間的緩沖,當保險杠6發生變形時,使第二緩沖單元2在相對第一緩沖單元1作收縮運動時,彈簧3會給予第二緩沖單元2作背離第一緩沖單元1的作用力。
緩沖墊5,緩沖墊5套設在第二緩沖單元2上,且其一端抵壓在擋塊24上,另一端抵壓在所述第一單元1上。具體地,緩沖墊具有減緩沖擊力的作用,第二緩沖單元2不斷向右運動,當與第一緩沖單元1的左側面相抵觸時,此時會擠壓緩沖墊5,相應緩沖墊5會對會對第二緩沖單元2產生向左運動的力,起到進一步對沖擊力緩沖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敏,未經宋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82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