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0747.0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3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戴野;魏文強;張雪亮;劉瑞;韓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D30/00 | 分類號: | B29D3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時序 內擴式 拾取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胎圈纏繞機的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胎圈是輪胎中不可獲缺的部分。在生產實際中,往往需要人工完成胎圈的取放和安裝工作。目前胎圈接取工作的主要過程是:首先從胎圈存儲區取出纏繞鋼圈,然后移送到胎圈纏繞區上的夾輥輪上進行手工調整確保夾緊,最后等待纏繞機完成正常纏繞工作之后,機器停止運轉取出胎圈完成一次纏繞任務。這種工作過程不僅需要工人來回奔波于胎圈存儲區和胎圈纏繞區,還必須人工反復地開啟和關閉纏繞機;這既是對工人體力和腦力資源的浪費,同時又增強了對機器的磨損,使得整個生產過程不能有很好的連續性,嚴重降低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胎圈纏繞機的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
基本技術方案是: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由雙向擴展氣缸,L型機架,滑槽,直線導軌,電動機,螺母絲桿,螺母絲桿支撐座,支撐底板,纏繞鋼圈,短導軌,長導軌,撥叉組成。雙向擴展氣缸和L型機架相連,雙向擴展氣缸可以進行適當的回縮與外展,可完成對纏繞鋼圈的內擴式夾緊。滑槽和直線導軌相連,在電動機和螺母絲桿的驅動作用下,通過短導軌,可以實現接取胎圈機構的前后滑動。短導軌和長導軌呈十字交叉安裝,在電動機和螺母絲桿的驅動作用下,通過長導軌可以實現整個接取胎圈機構的左右滑動。安裝在長導軌中間的撥叉,用于反饋和控制左右接取胎圈機構依次交替取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機構的安裝將胎圈存儲區和胎圈纏繞區有機地結合起來,解決了工人手工操作的問題,減少了對人力資源的浪費。
2.本機構雙向擴展氣缸的使用,可完成對不同形狀胎圈的內擴式夾緊,使其運送過程中不會掉落,實際意義上代替了人手的作用。
3.本機構因其可靠性,準確性,避免了纏繞機停止時間的不確定性,實現了纏繞工作的周期性和連續性,大大提高了生產自動化水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機構進一步說明。
附圖1: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簡圖
附圖2: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總體運行圖
圖中:1雙向擴展氣缸,2 L型機架,3滑槽,4直線導軌,5電動機,6螺母絲桿,7螺母絲桿支撐座,8支撐底板,9纏繞鋼圈,10短導軌,11長導軌,12撥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及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結構組成如圖1和圖2所示。時序內擴式拾取機構由雙向擴展氣缸(1),L型機架(2),滑槽(3),直線導軌(4),電動機(5),螺母絲桿(6),螺母絲桿支撐座(7),支撐底板(8),纏繞鋼圈(9),短導軌(10),長導軌(11),撥叉(12)組成。雙向擴展氣缸(1)和L型機架(2)相連,雙向擴展氣缸(1)可以進行適當的回縮與外展,可完成對纏繞鋼圈(9)的內擴式夾緊。滑槽(3)和直線導軌(4)相連,在電動機(5)和螺母絲桿(6)的驅動作用下,通過短導軌(10),可以實現接取胎圈機構的前后滑動。短導軌(10)和長導軌(11)呈十字交叉安裝,在電動機(5)和螺母絲桿(6)的驅動作用下,通過長導軌(11)可以實現整個接取胎圈機構的左右滑動。安裝在長導軌(11)中間的撥叉(12),用于反饋和控制左右兩側接取胎圈機構依次交替取圈。
本發明工作過程如下:
工作時,在導軌和絲桿的共同作用下,推板可將存儲區的纏繞鋼圈(9)向前推送,最外層纏繞鋼圈(9)會停留在柵欄邊緣。此時左側接取胎圈機構整體沿(X軸方向)向右滑動,到達對接區域,在電動機(5)和螺母絲桿(6)的驅動作用下,通過短導軌(10),接取胎圈機構沿(Y軸方向)向前滑動,接取胎圈機構從圍欄縫隙中伸入,雙向擴展氣缸(1)適當外擴,內擴式夾緊纏繞鋼圈(9),之后接取胎圈機構整體沿(X軸方向)向左滑動,直到運動到胎圈纏繞區停止;并等待上一纏繞鋼圈(9)完成纏繞工作后,短導軌(10)沿(Y軸方向)向前滑動,同時纏繞區夾具外伸,雙向擴展氣缸(1)適當內縮,此時纏繞鋼圈(9)就被移送到纏繞區夾具的夾持輥輪上;接取胎圈機構完成移交工作后,通過短導軌(10),接取胎圈機構沿(Y軸方向)向后滑動,暫時停留在當前位置,最后接取胎圈機構整體沿(X軸方向)向右滑動,退回到胎圈存儲區,重新取圈。通過安裝在長導軌中間的撥叉(10),反饋和控制左右兩側接取胎圈機構的交替取圈時間。其中右側接取胎圈機構取圈時間,應在左側接取胎圈機構停留時間范圍內,防止兩側接取胎圈機構在中部軌跡沖突,進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右側接取胎圈機構工作過程與左側接取胎圈機構工作過程類似,這里就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07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穿管設備
- 下一篇:插齒式磁吸附轉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