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黃茶悶黃程度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47381.1 | 申請日: | 201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80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許勇泉;尹軍峰;戴前穎;王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淵琪 |
| 地址: | 31000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色差 系統 黃茶悶黃 程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控制黃茶適度悶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鮮葉進行攤放處理;
2)將步驟1)中得到的攤放葉進行殺青處理;
3)將步驟2)中得到的殺青葉進行悶黃處理,控制悶黃溫度30-50℃和悶黃茶坯含水量30-60%,實時監測悶黃在制品的外觀色差,通過公式P’= b*/( b*- a*)以及P=1.059P’+0.088,R2=0.94,確定P’值,其中b*為黃茶坯黃藍軸色品指數,a*為黃茶坯紅綠軸色品指數,P為成品茶色差值,P值范圍為1.13-1.25,判斷P’值是否在目標范圍0.98-1.10內,若未達目標范圍則繼續悶黃,若達到則終止悶黃;
4)將步驟3)中所得到的悶黃葉進行輕度揉捻后進行干烘干處理;
5)將步驟4)中得到的烘干葉進行攤涼,包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黃茶悶黃程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攤放處理條件:攤放至含水量為65-7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黃茶悶黃程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殺青處理溫度為135-14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黃茶悶黃程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悶黃處理中茶坯用潮濕的棉紗布包裹處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黃茶悶黃程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色差監測采用五點取樣法對茶坯選取5個色差檢測點,采用便攜分光測色儀測定茶樣的 L*、a*和 b*值,每個點測量3次,求平均值,其中L*為明度指數 、a*為紅綠軸色品指數、b*為黃藍軸色品指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色差系統的黃茶悶黃程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烘干處理條件為:初烘溫度為105-115℃,時間為5-25 min,足烘溫度為85-95℃,烘至含水量為4-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73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波在泡茶中常溫水洗茶程序上的應用
- 下一篇:一種茶葉水分去除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