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18337.8 | 申請日: | 2017-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82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青;馬玉涵;何華奇;姚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01 | 分類號: | C12N15/01;C12N13/00;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興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等離子體 誘變 靈芝 原生 質體 構建 突變 菌株 方法 | ||
1. 一種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靈芝原生質體的構建
①靈芝液體培養菌絲體的制備;
②菌絲體勻漿制備;
③細胞壁溶解酶液的制備及細胞壁溶解;
④原生質體的分離及收集;
⑤原生質體濃度校正及保存;
(2)低溫等離子體誘變原生質體
①原生質體的誘變前準備;
②等離子體誘變裝置通氣平衡;
③反應體系通電,對原生質體進行誘變;
④固體培養基中,原生質體平板涂布均勻和靜置再生培養;
⑤誘變菌株挑選,用牙簽挑選小菌落后,接種于PDA固體培養基上;
⑥觀察記錄菌落形態及生長速率,光鏡下觀察菌絲形態;
⑦誘變菌株的活性物質和穩定性檢測;
⑧選取誘變后品質優良的菌株固體培養,保存菌種;
所述步驟(1)中靈芝液體培養菌絲體的制備方法為:在無菌條件下,將固體發酵靈芝種子菌絲體接種于滅菌后的PD液體培養基中,于27-29℃,150-200rpm轉速搖床震蕩培養,5-7d后,將菌絲體連同菌液取出,超凈臺中離心后用ddH2O清洗菌絲體;
所述步驟(1)中菌絲體勻漿的制備方法為:挑取靈芝菌絲體置于滅菌后的勻漿器中,加入0.6mol/L濃度的甘露醇;勻漿器中研磨,于超凈臺中制備菌絲體勻漿;光鏡下觀察菌絲,2000-5000rpm離心4-6min獲得菌絲體勻漿,保留沉淀;
所述步驟(1)中細胞壁溶解酶液的制備采用復合酶裂解法,為崩潰酶和溶壁酶混合酶裂解液,溶液濃度38-42mg/ml;所述步驟(1)中細胞壁溶解方法為:將菌絲體勻漿沉淀混合溶解于混合酶裂解液中,終濃度10-20mg/ml,30-35℃裂解1-3h;收集裂解液,加壓過濾 法濾去殘余未裂解菌絲,保留過濾裂解液;
所述步驟(2)中等離子體誘變裝置通氣平衡過程為:將介質阻擋反應探棒置于原生質體溶液表面上方,封閉反應體系,通入反應氣體4-6min,氣體流量1.5-2.5L/min;所述步驟(2)中反應體系通電,電壓為10-15kV,誘變3-7min,對原生質體進行誘變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原生質體的分離及收集方法為:用離心管收集過濾后的細胞壁裂解液,離心后棄去上清,保留沉淀;所述步驟(1)中原生質體濃度校正及保存方法為:利用0.6mol/L甘露醇溶解稀釋原生質體,用血球板計數,光鏡下調整原生質體濃度為1×106-107個/ml,4℃低溫保存,用于后續誘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原生質體的誘變前準備過程為:無菌條件下吸取原生質體溶液200-500μl,置于φ=2cm的石英等離子體反應皿中,輕晃石英等離子體反應皿,使原生質體溶液在石英等離子體反應皿的底部涂布均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原生質體平板涂布和靜置再生培養方法為:收集原生質體反應溶液,吸取20μl于再生培養基中,用滅菌后的三角涂棒沾取菌液涂布于固體培養基平板上;接著,將涂布完畢后的平板封閉,倒置于25-30℃溫箱靜止培養5-7d。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誘變菌株挑選方法為:原生質體再生培養5-7d,平板上長出菌落后,選取其中菌落直徑0.5-2mm的單菌落,用滅菌后的牙簽挑取菌絲,接種于PDA固體培養基上;所述步驟(2)中誘變菌株觀察過程為:將挑選分離后的菌落培養5-7d,觀察記錄菌落形態及生長速率,光鏡下觀察菌絲形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等離子體誘變靈芝原生質體以構建突變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誘變菌株的活性物質檢測過程為:將挑選分離的菌株接種于PD液體培養基中,待菌絲球長滿后對菌絲中活性成分予以測定,與出發菌株活性成分及含量比較,檢測誘變效果并予以記錄;所述步驟(2)中誘變菌株的穩定性檢測過程為:對性狀優良的菌株連續培養3代,進行表觀觀察和活性物質檢測,觀察誘變菌株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83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