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中藥組方定向栽培銀耳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93424.2 | 申請日: | 2017-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5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水珍;元萍;陳燕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林文弘 |
| 地址: | 352263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中藥 定向 栽培 銀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中藥組方定向栽培銀耳的方法。
背景技術
銀耳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屬于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是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有“菌中之冠”的美稱。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既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又可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銀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外加其具有滋陰的作用,是可以長期服用的良好潤膚食品。
隨著銀耳每年的銷量節節攀升,其已經成為食用菌市場的主要產品之一。而傳統方法栽培的銀耳除了銀耳本身所含的營養物質外,再無額外的營養成分。因此,發明一種具有多功能保健效果的銀耳栽培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利用中藥組方定向栽培銀耳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中藥組方定向栽培銀耳的方法,包括中藥材預處理、培養基配制、拌料、發酵、裝袋、打穴、滅菌、接種、培養、出耳和采收,具體步驟如下:
(1)中藥材預處理:選擇濕度不超過13wt%的當歸、白芍、熟地和川芎中藥材下腳料,將物料粉碎為粒度2mm的碎屑,備用;
(2)培養基配制:將步驟(1)處理好的當歸、白芍、熟地和川芎,與棉籽殼、麥皮、石膏和尿素共混組成培養基,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培養基的原料組成為:熟地12%、當歸10%、白芍12%、川芎8%、棉籽殼41%、麥皮15%、石膏1.8%和尿素0.2%;
(3)拌料、發酵:將步驟(2)中培養基的各原料按配比稱量,加水,混合均勻,調節含水率為58wt%~62wt%,隨后發酵5~6小時,重新測定pH值,調節pH至5.6-5.8之間;
(4)裝袋:將步驟(3)所得培養料裝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壓實,扎口,每個菌棒裝料后重1.2g;
(5)打穴:用打孔器每個菌棒的同一側均勻打3個接種穴,穴口直徑1-1.2cm,穴深1.8cm,并在穴口貼上膠布封口,膠布封口尺寸為3.2×3.5cm;
(6)滅菌:將菌棒進行濕熱滅菌12小時,冷卻至30℃以下送至接種室;
(7)接種、培養:選用香灰菌絲和銀耳菌絲混合質量比為35:1-40:1的混合菌絲接菌培養,培養過程如下:在室內溫度24~26℃、空氣濕度65~75wt%的條件下培養13~15天,然后解開接種封口處,并調節室內溫度22~25℃、空氣濕度90~93wt%,在光照條件下繼續培養7天即可;
(8)出耳、采收:待銀耳培養完成后,出耳采收。
四物湯源于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尹》,由當歸、地黃、芍藥、川芍組成。四物湯中用藥僅有四味,但藥簡意賅,功專效穩,方中熟地味甘性微溫,質潤而膩,為滋陰補血之要藥;當歸甘溫質潤,長于補血,兼能活血;白芍酸甘質柔,歸經肝脾,功擅養血斂陰;川芍辛散溫通,為血中之氣藥,順其血性而防血癖,長于活血行氣,與當歸相伍則暢達血脈之力益彰,二者并為方中佐藥。四物湯被譽為補血調血之良方。《刪補名醫方論》稱“ 四物湯能治血虛、血熱、血燥諸證”。
銀耳性平,味甘、淡,入肺、胃、腎三經,可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益氣強心、安神健腦,能清肺中熱、養肺陰、濟腎燥,治肺熱咳嗽、久咳喉癢、咳痰帶血、痰中血絲、或者久咳傷肋者、婦女月經不調、肺熱胃炎、大便秘結、大便小血等陰虛疾病。自古以來銀耳就是滋補性食品,現臨床用于治療虛癆、咳喘、痰中帶血,虛熱口渴,肺癆等癥;對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慢性胃炎均有較好療效。也是虛弱病人的補養品。尤其對肺結核吐血者可起補養作用。《靈樞·邪客篇》云:“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即血液之生成乃源于陰津;《靈樞·本神篇》云:“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可見不論陰虛,還是血虛,均會導致津血虧損等一系列癥候。
本發明利用中醫的藥效相使原理,結合臨床經驗,利用四物湯加銀耳發揮臨床藥效,四物湯通過銀耳載體產生增效協同作用,進一步實現四物湯的補血、調血功效,延緩身體機能老化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其中四物湯加銀耳尤其適合陰血虛虧之癥狀。通過獨特的組方搭配,栽培出的銀耳具有定向功效,富含營養價值,四物湯的成分通過銀耳的植物反復吸收,轉化,使四物湯的藥效成分和銀耳的滋補有機結合,藥物在菌物體內沉淀,毒性降解,藥效突出,獲得的中藥組方定向銀耳的藥效更穩定,更溫和,適用性更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934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