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渣余熱回收及加壓悶渣系統及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84540.8 | 申請日: | 2017-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4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志洪;潤建剛;蔡起良;董振魯;孫璐;程宇;王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3/10 | 分類號: | C21B3/10;C21B3/08;C21B3/06;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渣 余熱 回收 加壓 系統 工藝 | ||
1.鋼渣余熱回收及加壓悶渣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渣罐傾翻機構(2)、滾筒(3)、余熱鍋爐(4)、帶式冷卻機(5)、悶渣罐(6)、渣罐臺車(7)、悶渣加壓釜(8)和扒渣機(9),渣罐傾翻機構(2)能夠將裝有鋼渣的渣罐傾翻,滾筒(3)表面設置呈螺旋狀排列的輥齒(13),滾筒(3)下部設置鋼渣槽(12),鋼渣槽(12)上設置封閉罩(10),扒渣機(9)能夠將傾翻后的渣罐內的鋼渣運送至鋼渣槽(12)內,鋼渣槽(12)的出料口位于帶式冷卻機(5)上方,帶式冷卻機(5)和鋼渣槽(12)之間設置氣體管道,鋼渣槽(12)和余熱鍋爐(4)之間設置氣體管道,帶式冷卻機(5)上設置第一風機,第一風機將外界空氣吹入帶式冷卻機(5)并使與鋼渣換熱后的一次換熱氣體吹入滾筒(3)內,一次換熱氣體與滾筒(3)內的鋼渣完成二次換熱,鋼渣槽(12)上設置第二風機,第二風機將二次換熱氣體吹至余熱鍋爐(4)內,帶式冷卻機(5)輸出的鋼渣進入悶渣罐(6),渣罐臺車(7)能夠將悶渣罐(6)送入悶渣加壓釜(8),悶渣加壓釜(8)內設置噴水系統(1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渣余熱回收及加壓悶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渣槽(12)軸線垂直的兩側設置行走機構(11),滾筒(3)能夠沿行走機構(11)在鋼渣槽(12)內行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渣余熱回收及加壓悶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悶渣加壓釜(8)為兩個,兩個悶渣加壓釜(8)的一側均設置臺車軌道(14),渣罐臺車(7)能夠沿臺車軌道(14)行走,兩個悶渣加壓釜(8)之間設置與臺車軌道(14)垂直的橫移軌道(16),橫移軌道(16)上配合設置橫移小車(18),橫移小車(18)能夠沿橫移軌道(16)在兩個悶渣加壓釜(8)之間移動,橫移小車(18)上設置軌道,橫移小車(18)上的軌道與橫移軌道(16)相連,渣罐臺車(7)能夠從臺車軌道(14)移動至橫移小車(18)上。
4.鋼渣余熱回收及加壓悶渣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天車將來自爐前的渣罐調運至渣罐傾翻機構,渣罐傾翻機構將渣罐傾翻,高溫鋼渣由渣罐傾翻倒出,扒渣機清理渣罐傾翻時殘留的鋼渣,同時將傾倒出的鋼渣扒至鋼渣槽內;
步驟二,滾筒沿行走機構在鋼渣槽內行走,行走過程中將鋼渣槽內的鋼渣破碎并輸送至帶式冷卻機上;
步驟三,帶式冷卻機將鋼渣送入悶渣罐,輸送過程中,第一風機將外界空氣吹入帶式冷卻機,使外界空氣與帶式冷卻機上的鋼渣換熱,換熱后的氣體進入滾筒內,并與滾筒內的鋼渣完成二次換熱,鋼渣槽上的第二風機將二次換熱后的氣體吹至余熱鍋爐內進行余熱發電,天車將悶渣罐調運至渣罐臺車;
步驟四,渣罐臺車沿軌道將鋼渣送入悶渣加壓釜,悶渣加壓釜密封后,噴水悶渣;
步驟五,鋼渣在悶渣加壓釜內熱悶完畢后,渣罐臺車將悶渣罐移出,天車調運悶渣罐至卸渣位,在鋼渣自重作用下悶渣罐翻板自動打開,鋼渣落入下方汽車內,轉運至磁選生產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渣余熱回收及加壓悶渣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四中,悶渣加壓釜的噴水量根據釜內壓力自動調節,當壓力達到設定值上限,壓力變送器將信號傳到控制室,控制信號通過PLC控制噴水系統電動調節閥,噴水停止;壓力降至設定值下限,壓力變送器再次將信號反饋,控制系統啟動噴水,實行動態噴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濟鋼集團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8454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