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汽車制造的數字化柔性系統及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72835.3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82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標;鮑雁錕;徐軍;胡錦明;詹開洪;李軍;何寧波;章書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廣電科技(武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武漢河山金堂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經濟開發區神***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 制造 數字化 柔性 系統 管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制造數字化柔性系統及管理方法,該系統包括:信息集成單元(1),計劃管理單元(2),生產控制單元(3),設備管理單元(4),生產過程管理單元(5),物料配送管理單元(6),信息展示單元(7)和質量管理單元(8),本發明方法可以讓用戶通過可視化界面更清楚的看到生產中的各類數據,可以讓整個生產過程通過仿真的方法呈現給用戶,通過生產制造現場控制數據,三維仿真模型以及現場數據采集三者聯立互通,同時通過與外部管理系統的數據連通實現企業的信息流的完全打通,有效縮短總裝車間的生產制造預備時間,提高總裝車間工藝規劃的效率和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制造和信息管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制造的數字化柔性系統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利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對制造過程實施檢測、控制、優化、調度、管理和決策,實現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減少對資源消耗是所有制造業的大趨勢。同時隨著世界制造業的更新換代,傳統人工由于技術缺乏,無法完成更高質量,更高級別的加工任務,正在慢慢地被數字化的設備所取代。如何使數字化的制造橫向貫穿工廠的業務流程,并與生產現場的各種異構的數據源實現數據集成和信息傳輸,將執行情況反饋給相應部門及單位,形成一個閉環的生產信息流傳輸過程,為生產管理人員和決策者呈現一個真實的生產過程,搭建一個從辦公室到生產現場的綠色通道,從而在第一時間下達指導生產的正確指令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目前存在SAP(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MRP(MaterialRequirement Planning)、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RM(Suppli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等著多套信息管理系統,但是這些系統大都相互獨立,每個系統中都存在著重要的信息資源,各系統的重要數據無法得到及時的共享,企業的信息流沒有完全打通。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汽車制造的數字化柔性系統及管理方法,通過生產制造現場控制數據,三維仿真模型以及現場數據采集三者聯立互通,同時通過與外部管理系統的數據連通實現企業的信息流的完全打通,有效縮短總裝車間的生產制造預備時間,提高總裝車間工藝規劃的效率和質量。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汽車制造的數字化柔性系統,包括:信息集成單元,計劃管理單元,生產控制單元,設備管理單元,生產過程管理單元,物料配送管理單元,信息展示單元;
所述信息集成單元一方面與系統外部數據庫或服務器進行通信,獲取生產計劃、BOM和/或成本收集器數據,并將其發送給計劃管理單元;另一方面與現場生產線設備進行通信,用于采集生產過程中各設備狀態信息并將其發送給生產控制單元、設備管理單元和生產過程管理單元;
所述計劃管理單元收到生產計劃后,根據車型、焊裝線產能、資源分配情況對計劃進行分解,形成一個虛擬的待上線車身隊列,其車身數量與焊裝線的固化數量保持一致;
所述生產控制單元與計劃管理單元連接,用于根據分解后的生產計劃進行生產隊列控制、車輛路由控制;
所述設備管理單元與現場作業設備的控制系統通信,用于根據計劃管理單元分解生產計劃得到的上線隊列信息、車身信息按照標準的通信格式傳送給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操作;
所述生成過程管理單元用于實現基于現場實時信息的產品生產過程跟蹤、裝配線各工位生成節拍計算、裝配線生產跟蹤信息的發布和產量統計及生產效率統計,包括:根據生產區間的不同,系統在建模時配置的分布在現場的多個控制點,多個所述控制點存在上下游關系和生產路徑,用于確?,F場掃描車身時不會出現由于錯掃而發生隊列持續錯誤,并用于對車身狀態校驗,維護生產隊列的前后一致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廣電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未經大唐廣電科技(武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28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