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集成電路的封裝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72732.7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35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戴唐全;黃圣崴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31 | 分類號: | H01L23/31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義興;張立晶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晶粒 絕緣層 側壁缺口 封裝裝置 導電層 側面 集成電路 側面延伸 短路 覆蓋 填滿 錫膏 刀具 阻隔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裝置,包括半導體晶粒、第一絕緣層與導電層。半導體晶粒具有表面、第一側面、接觸部與側壁缺口。側壁缺口位于第一側面。第一絕緣層設置于半導體晶粒的表面,且至少部分填滿側壁缺口,第一絕緣層露出接觸部。導電層設置于接觸部并朝向第一側面延伸而部分覆蓋第一絕緣層,覆蓋側壁缺口的第一絕緣層于半導體晶粒的第一側面形成阻隔部。此結構可防止錫膏接觸半導體晶粒本體而導致短路,且可避免現有技術中的刀具或半導體晶粒損壞的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與封裝裝置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裝置。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在現有的晶片級封裝(Chip Scale Package,CSP)技術中,在晶片階段可將導電層PAD延伸鋪設超過密封環(huán)SR并貼近至切割線L(但導電層PAD未對齊或超過切割線L),使得晶片沿切割線L被切割為晶粒后,其靠近切割線L的部位仍有導電層PAD會露出。上述結構在與電路板MB焊接時,能使焊接用的錫膏PS往上攀附,以增加焊接強度與電接觸的面積。
然而,上述結構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下列缺點,亟待克服:
(1)一旦焊接用的錫膏PS量過多時,往上攀附的錫膏PS很可能會接觸到半導體晶粒CH本體(如圖1中的虛線圈起處所示),因而導致短路的現象發(fā)生。
(2)由于導電層PAD通常是由金屬材料構成且會延伸貼近至切割線,因此,當切割刀沿切割線L進行切割時,切割刀可能會切到導電層PAD而沾黏導電層PAD的金屬材料,導致切割刀或半導體晶粒CH的損壞。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所述及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裝置。在此實施例中,封裝裝置包括半導體晶粒、第一絕緣層與導電層。半導體晶粒具有表面、第一側面、接觸部與側壁缺口,側壁缺口位于第一側面。第一絕緣層設置于半導體晶粒的表面,且至少部分填滿側壁缺口,第一絕緣層露出接觸部。導電層設置于接觸部并朝向第一側面延伸而部分覆蓋第一絕緣層,覆蓋側壁缺口的第一絕緣層于半導體晶粒的第一側面形成阻隔部。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封裝裝置更包括密封環(huán),位于接觸部與側壁缺口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導電層往側壁缺口延伸并超過密封環(huán)。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導電層具有第二側面且導電層露出此第二側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導電層的第二側面與半導體晶粒的第一側面之間具有一預設距離,上述預設距離的范圍為5um~15um。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導電層露出的第二側面位于密封環(huán)與側壁缺口之間,且密封環(huán)位于接觸部與側壁缺口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導電層露出的第二側面位于側壁缺口上。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封裝裝置還包括第二絕緣層,位于第一絕緣層上并與導電層相鄰。
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亦為一種集成電路的封裝裝置。在此實施例中,封裝裝置包括半導體晶粒、第一絕緣層與導電層。半導體晶粒具有晶粒表面、第一側面、接觸部、密封環(huán)與側壁缺口。側壁缺口位于第一側面。密封環(huán)位于接觸部與側壁缺口之間。第一絕緣層設置于晶粒表面,且至少部分填滿側壁缺口。第一絕緣層露出接觸部并覆蓋密封環(huán)。導電層設置于接觸部并朝向第一側面延伸而部分覆蓋第一絕緣層,朝向第一側面延伸的導電層超過密封環(huán)并貼近第一側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導電層具有第二側面且導電層露出第二側面。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二側面位于密封環(huán)與側壁缺口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二側面位于側壁缺口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273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