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巴山芙蓉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巴山芙蓉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72712.X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6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包永貴;紀昌中;盛洪玖;鄒富林;范傳斌;唐洪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嵐皋縣茶葉工作站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澤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61222 | 代理人: | 賈曉玲 |
| 地址: | 7254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芙蓉 加工 方法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涉及茶葉加工技術。
背景技術
茶葉是一種健康型飲料,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位于陜西省境內的大巴山北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河流縱橫交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壤酸性,富含硒、鋅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當地規模種植的紫陽群體種綠茶,其芽葉肥壯齊整,抗逆性、可塑性強,其中氨基酸、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均高于其他優良品種,且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目前人們利用茶葉和其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理念的不斷提升,茶葉香氣、外形、口感等優質與否以及茶葉造型、外觀好看與否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巴山芙蓉茶的加工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鮮葉選擇:采生長標準一芽一、二葉,要求芽葉壯實、芽長于葉,無病蟲葉、紫芽葉;
(2)攤晾:鮮葉經采摘進廠后,經適度攤放,使得鮮葉含水量下降到70%,略顯清香;
(3)殺青:在斜鍋內進行,要求鍋面光滑,鍋溫在160℃-180℃,單次投葉量在1000-1500g,采取透燜結合的方法,要求操作迅速、撈凈翻勻、殺透不焦,至葉色由鮮綠變暗綠、折梗不斷、青草氣消失,失重率30%為宜,全程7-9分鐘;
(4)清風:殺青葉出鍋后迅速清風降低葉溫,攤薄晾冷,防止殺青葉變黃;
(5)揉捻:采用雙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滾揉的方法,中間解塊2-3次,細胞破損率30%為度;
(6)炒二青:在龍井鍋或斜鍋中進行,鍋溫在80-90℃,操作方法為抖炒,散發水分,炒至茶條干濕爽手、手握成團、松手即散,茶條互不粘連,含水量40%為宜;
(7)理條:在斜鍋或電光龍井鍋中進行,鍋溫60-70℃,單手滿握茶葉輕輕在鍋壁上摩擦并經常抖散,至茶條圓直光亮,五六成干,出鍋攤晾半小時,使水分重新分布;
(8)做形:人為的將理直的茶條,以茶芽尖補為齊,每30-50根茶條為一小捆,放入竹制模具當中,用消毒棉線捆扎緊實;左手掌半握,手心成碓窩狀,然后右手持茶朵覆蓋在左手心中,按順時針方向下壓旋轉,即形成菊花狀;
(9)烘足干:木炭火烘干;將成形的茶朵,放置于烘籠上,烘籠溫度保持在60-80℃,先烘梗部,后烘葉部,每隔5-6分鐘翻一次,邊烘邊做型,中間攤涼1-2次,烘至足干,含水量6%以下;
(10)整形包裝:用天平稱每朵茶,時其保持3-5g重,將其余部分的茶梗用消毒后的剪刀剪去,立即進行除氧保鮮、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制作出來的綠茶外形似花朵狀,色澤嫩黃綠,顯豪,香氣呈清花香,滋味鮮醇,具有花香味;湯色淺綠明亮,葉底嫩綠亮,完整;經檢測,平均含氨基酸3.37%,茶多酚30.56%,咖啡堿4.52%,水浸土物45.87%,平均含硒0.538ppm,鋅45.63ppm;加工技術簡單,易于推廣到普通茶農家庭,減輕了加工時的勞動強度,能夠充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其美觀造型及醇香口感增加了茶葉的附加價值,直接提高茶農經濟收入。
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巴山芙蓉茶的具體制作加工實例如下:
(1)采葉選葉:采一芽一、二葉,要求芽葉壯實、芽長于葉,無病蟲葉、紫芽葉;
(2)攤晾:鮮葉經采摘進廠后,經適度攤放,使得鮮葉含水量下降到70%,略顯清香;
(3)殺青:在斜鍋內進行,要求鍋面光滑,鍋溫在160℃-180℃,單次投葉量在1000-1500g,采取透燜結合的方法,要求操作迅速、撈凈翻勻、殺透不焦,至葉色由鮮綠變暗綠、折梗不斷、青草氣消失,失重率30%為宜,全程7-9分鐘;
(4)清風:殺青葉出鍋后迅速清風降低葉溫,攤薄晾冷,防止殺青葉變黃;
(5)揉捻:采用雙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滾揉的方法,中間解塊2-3次,細胞破損率30%為度;
(6)炒二青:在龍井鍋或斜鍋中進行,鍋溫在80-90℃,操作方法為抖炒,散發水分,炒至茶條干濕爽手、手握成團、松手即散,茶條、互不粘連,含水量40%為宜;
(7)理條:在斜鍋或電光龍井鍋中進行,鍋溫60-70℃,單手滿握茶葉輕輕在鍋壁上摩擦并經常抖散,至茶條圓直光亮,五六成干,出鍋攤晾半小時,使水分重新分布;
(8)做形:人為得將理直的茶條,以茶芽尖補為齊,每30-50根茶條為一小捆,放入竹制模具當中,用消毒棉線捆扎緊實;左手掌半握,手心成碓窩狀,然后右手持茶朵覆蓋在左手心中,按順時針方向下壓旋轉,即形成菊花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嵐皋縣茶葉工作站,未經嵐皋縣茶葉工作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27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間歇式聚合反應裝置
- 下一篇:一種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