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碟盤式飛行器在審
申請號: | 201710371121.0 | 申請日: | 2017-05-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7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發明(設計)人: | 周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千瑞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4C39/06 | 分類號: | B64C39/06;B64C25/10;B64C2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碟盤式 飛行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行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碟盤式飛行器。
背景技術
飛行器(flight vehicle)是由人類制造、能飛離地面、在空間飛行并由人來控制的在大氣層內或大氣層外空間(太空)飛行的器械飛行物。在大氣層內飛行的稱為航空器,在太空飛行的稱為航天器。現代飛行器的發展,得益于19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科學和技術的巨大飛躍。19世紀,不斷有人試圖突破空氣的束縛,但都失敗了。隨著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在空氣中的飛行也逐漸成為可能。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率先在美國制造出能夠飛行的飛機,并且實現了飛行的夢想。隨后,飛機及其相關的科學和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關于空氣動力飛行器在國外已經有很多的科研機構乃至個人都有較深的研究。但在中國確是個遙遠的夢想,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也有一些人大膽提出一些方式方法,但至于實質性的進展我們沒有看到,美國馬丁公司就高調推出一款適合載人的單人空氣動力飛行器,并且標價為:10萬美元,而且據了解已經配備于:科學探索,海洋,軍事,等等。
目前現有的飛行器還未出現飛碟形的飛行器飛行成功的技術,因此,本發明對飛碟形飛行器做了綜合設計,使其能夠成功飛行,為飛行器領域開拓新類別,使民航的飛行器具有多重選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碟盤式飛行器,飛行器整體形狀為飛碟形,提供新型外觀感受,同時為民航飛行器提供了多重選擇。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碟盤式飛行器,包括碟盤、碟盤外圈支架、碟盤主梁骨架、駕駛艙底盤、駕駛艙、葉片、平衡定向風扇和起降可伸縮輪子,所述碟盤設置在所述駕駛艙底盤的上方,所述駕駛艙底盤外周依次套設有所述碟盤主梁骨架和碟盤外圈支架,所述駕駛艙底盤上沿圓形均勻分布有平衡定向風扇和起降可伸縮輪子,所述平衡定向風扇與所述起降可伸縮輪子間隔設置,所述碟盤外圈支架與所述碟盤主梁骨架之間設置有可轉動葉片,所述可轉動葉片帶動碟盤式飛行器豎直方向的升降,所述平衡定向風扇帶動碟盤式飛行器進行角度飛行,每個所述平衡定向風扇均配置有一個數位電機;
還包括控制系統,升力系統和方向控制系統,升力系統用于控制可轉動葉片的升降及轉動,方向控制系統用于控制平衡定向風扇的轉動,控制系統用于控制碟盤式飛行器的整體系統控制,包括起降指令的發出和故障性能指令的發出。
需要說明的是,飛行器整體采用飛碟形結構,外觀新穎,內部空間大,能夠將各部件分別安裝,實現飛行器的垂直升降及角度飛行;并且,飛行器整體結構采用復合型材料,便于飛行器的飛行。
進一步地,所述駕駛艙底盤的外周設置有齒輪傳動系統,所述齒輪傳動系統包括第一齒輪、驅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的第一電機和支撐上述各部件的駕駛艙底盤邊框;所述駕駛艙底盤邊框與所述碟盤主梁骨架之間采用滾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碟盤外圈支架與碟盤主梁骨架之間采用滾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碟盤主梁骨架內還設置有第一電瓶、第二電機和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可轉動葉片的根部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二齒輪帶動所述可轉動葉片轉動,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可轉動葉片的轉動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所述碟盤外圈支架的碟邊的截面形狀為半橢圓形。
需要說明的是,碟盤外圈支架的碟邊為半橢圓形,可減少空氣的阻力,使飛行器飛行順暢。
進一步地,所述碟盤外圈支架的碟邊與所述碟盤外圈支架的內邊通過固定式葉片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碟盤外圈支架包括內圓圈和外圓圈,外圓圈和內圓圈通過固定式葉片連接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可轉動葉片的葉片傾斜設置,并且傾斜角度可調整。
進一步地,所述碟盤主梁骨架的外邊設置有整圈的線圈,所述碟盤外圈支架上設置有轉子,所述線圈與所述轉子配合作用于所述碟盤外圈支架,使所述碟盤外圈支架進行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式葉片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固定式葉片在所述碟盤外圈支架上均勻分布。
進一步地,還包括活動式駕駛艙整流罩,所述活動式駕駛艙整流罩與駕駛艙的邊緣鉸接。
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式為將活動式駕駛艙整流罩與駕駛艙的邊緣之間,通過合頁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千瑞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千瑞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711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BIM的無人機道路檢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機載射網防暴裝置及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