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1710367592.4 | 申請日: | 2017-05-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3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發明(設計)人: | 李勝輝;孫峰;趙清松;王剛;齊雯;邵寶珠;朱鈺;劉勁松;董鶴楠;韓子嬌;劉莉;劉寶良;沈麗;冷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沈陽工程學院;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6K19/06;G06Q10/06;G06Q50/06;G06Q10/00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21100 | 代理人: | 何學軍 |
地址: | 110006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充電站 能量 交互 管理 系統 | ||
1.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包括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1),二維碼打印設備(2),實物二維碼(3),智能終端(5)及無線網絡設備(6),依次相連接構成,系統整個通信網絡為無線通信方式通信,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1)的實時通信服務器(10)與智能終端(5)的實時通信模塊(17),二者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通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1),包括基礎信息采集子系統(7),二維碼生成與打印子系統(8),數據服務器(9),實時通信服務器(10),模式匹配子系統(11),能量監管子系統(12),能量效用子系統(13),依次相連接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5),包括二維碼掃描模塊(14),UI模塊(15),數據處理模塊(16),實時通信模塊(17),依次相連接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實物二維碼(3)包括電力設備相關信息,由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通過計算確定,二維碼生成與打印子系統(8)最后打印和生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5)除掃描實物二維碼獲得設備的主要身份信息外,UI模塊(15)提供設備信息維護界面,能夠從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1)獲得設備實時信息數據并顯示,操作者亦能夠按照界面要求輸入設備的運行、維護及服務等實時狀態信息并上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1)。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模式匹配子系統(11),性能上支持1:N的二維碼模式識別,單個二維碼識別速度在ms級別,整個系統能夠支持多用戶多終端的實時并發訪問,拒真率為0.01%,誤識率為0.0001%。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能量監管子系統(12),綜合智能終端(5)上傳的通過實物二維碼(3)獲得的電力設備基礎信息以及UI模塊(15)獲得的能量交互實時信息,生成能量交互的綜合監管信息,用來跟蹤與監督電力設備能耗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能量效用子系統(13),能夠通過所有取得的電力設備能量信息,進行能量效用評估,給出使用建議和分析統計數據,以及決策支持依據。
9.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站能量交互管理系統的方法,其特征是: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的二維碼生成與打印子系統使用基礎信息采集子系統采集的能耗信息即電力資產信息,生成高安全要求,包括待管理電力設備能耗信息的1:1實物二維碼,進而實物二維碼作為與其對應電力設備的信息載體,使用智能終端通過二維碼掃描模塊掃描實物二維碼,經過數據處理模塊進行數據預處理后,實時通信模塊把處理完的二維碼信息上傳到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的實時通信服務器,能量交互管理服務器通過模式匹配子系統進行二維碼的1:N識別和匹配,一方面將匹配結果傳輸給智能終端的UI模塊,另一方面共享給能量監管子系統進行能耗狀態識別,共享給能量效用子系統綜合計算和評估其能量效用等信息,最后將所有有效數據存貯于數據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沈陽工程學院;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沈陽工程學院;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759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