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車的驅動機構有效
申請號: | 201710364535.0 | 申請日: | 2017-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50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發明(設計)人: | 阮立;付開強;陸肅中;鐘治平;陳俊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2M7/02 | 分類號: | B62M7/02;B62K11/04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黃華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車 驅動 機構 | ||
1.一種電動車的驅動機構,電動車包括具有左平叉(11)和右平叉(12)的平叉組件(1),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中置電機(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電機(2)固連在平叉組件(1)的前端且位于所述左平叉(11)和右平叉(12)之間,所述中置電機(2)的軸向與所述平叉組件(1)的寬度方向一致,所述中置電機(2)的輸出軸上連接有主動輪(3),所述平叉組件(1)的后端設有與電動車后輪轂連接的從動輪(4),所述主動輪(3)與從動輪(4)之間通過傳動件(5)相連接,左平叉(11)和右平叉(12)之間分別固連有前連桿(61)和后連桿(62),前連桿(61)和后連桿(62)分別位于中置電機(2)的兩側,所述后連桿(62)的一端固設在所述右平叉(12)的側面上,另一端通過連接組件(7)與所述左平叉(11)的側面可拆卸連接,所述連接組件(7)包括連接筒(71)和連接螺栓(72),所述連接筒(71)連接在所述后連桿(62)的端部,所述左平叉(11)的側面開設有連接孔(11a),所述連接螺栓(72)穿過所述連接孔(11a)與所述連接筒(71)相螺接,連接筒(71)取下后左平叉(11)與后連桿(62)之間形成缺口,傳動件(5)可以從該缺口穿過,中置電機(2)與前連桿(61)和后連桿(62)固連,前連桿(61)靠近兩端的位置以及后連桿(62)靠近兩端的位置均具有連接部(63),中置電機(2)兩端的端蓋上具有與四個連接部(63)一一對應的連接凸起(21),連接凸起(21)與連接部(63)通過緊固螺栓固連,連接部(63)朝下設置,與前連桿(61)上的連接部(63)固連的連接凸起(21)位于前連桿(61)的下方,與后連桿(62)上的連接部(63)固連的連接凸起(21)位于后連桿(62)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桿(61)和后連桿(62)的軸向與所述平叉組件(1)的寬度方向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桿(61)的兩端分別固設在所述左平叉(11)和右平叉(12)的側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車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叉(11)的下側固設有左防護支架(8),所述右平叉(12)的下側固設有右防護支架(9),所述左防護支架(8)正對所述中置電機(2)的一端,所述右防護支架(9)正對所述中置電機(2)的另一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車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電機(2)的外殼周面上具有若干沿中置電機(2)周向的加強筋(22)。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車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電機(2)為直流永磁同步無刷電機;所述傳動件(5)為同步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45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反沖式切削液過濾系統
- 下一篇:一種過濾凈油環保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