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64523.8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29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正沅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0;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熊蘭蘭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茶生產方法,步驟包括:鮮葉驗收:采集新鮮茶葉,驗收,洗凈;萎凋:將茶葉的內含水分蒸發使茶葉萎凋;揉捻:將茶葉進行揉捻;發酵:將茶葉放在發酵室中進行發酵,發酵室保持陰涼通風;干燥:對茶葉進行加熱破壞酶活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依賴于人工經驗技術,通過對工藝參數的準確控制,保證了紅茶具有穩定的品質,利用溫度檢測器、中央控制器、水霧噴射器控制發酵室的溫度,自動化程度高,恒溫控制效果好,利用酶促液蒸汽加速和深化了茶葉的發酵效果,成品紅茶具有色澤油潤、茶湯紅亮、香味濃郁、口感回甜的特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紅茶屬于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一芽二三葉為原料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我國紅茶種類繁多,產地廣泛。
然而,傳統的紅茶制作工藝對工人的經驗技術依賴度較高,因而紅茶成品的品質難以得到統一化、標準化的保障,常常造成紅茶發酵不足或發酵過度,發酵時間過長,就會導致茶多酚以及生成的茶黃素和茶紅素過度氧化,茶葉色澤枯暗,香度低,茶湯滋味平淡;而發酵不足又會導致茶葉香氣不純,夾帶有青草氣,茶湯青澀,湯色紅亮不足。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紅茶制作工藝對工人的經驗技術依賴度高、紅茶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茶生產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紅茶生產方法,步驟包括:
S1.鮮葉驗收:采集新鮮茶葉,驗收,洗凈;
S2.萎凋:將茶葉的內含水分蒸發使茶葉萎凋;
S3.揉捻:將茶葉進行揉捻;
S4.發酵:將茶葉放在發酵室中進行發酵,發酵室保持陰涼通風;
S5.干燥:對茶葉進行加熱破壞酶活性。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2中,萎凋溫度控制在30℃~40℃,時間控制在3小時~4小時。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2中,萎凋后茶葉的含水量控制在58%~64%。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3中,揉捻時間控制在70分鐘~90分鐘。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4中,發酵室的絕對濕度控制在5g/m3~28g/m3,相對濕度控制在95%以上。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4中,發酵溫度恒定為25℃;上述發酵室中設有中央控制器、溫度檢測器和水霧噴射器,上述溫度檢測器、上述水霧噴射器分別與上述中央控制器通過電信號連接;溫度檢測器向中央控制器實時發送發酵室溫度信息,當發酵室溫度高于25℃時,中央控制器控制水霧噴射器噴灑水霧降低發酵室溫度,直至發酵室溫度等于25℃時中央控制器控制水霧噴射器停止噴灑水霧。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5中,干燥后茶葉的含水量控制在20%~25%。
本發明優選地,在上述步驟S5之后,還包括步驟:
S6.包裝材料驗收、包裝材料入庫、包裝;
S7.出廠檢驗;
S8.運輸。
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步驟S4中,發酵時向茶葉表面噴灑酶促液蒸汽,上述酶促液蒸汽的制作方法為:按重量份計,取蘋果果肉100份~200份,竹葉50份~100份,將上述蘋果果肉和上述竹葉混合后打碎,加入清水1000份~1500份稀釋,煮沸后所得蒸汽即為上述酶促液蒸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正沅茶業有限公司,未經昆明正沅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45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茶葉香氣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茶葉烘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