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710363780.X | 申請日: | 2017-05-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9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龍;馬銀鵬;孫來君;吳倫;劉榮海;張丕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潤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張偉 |
地址: | 156400 黑龍江省佳木***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益菌柳 栽培 黑木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術
黑木耳是我國著名的食藥用菌。其質地滑嫩,清脆可口,營養豐富,有素中之葷的美譽。黑木耳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是目前公認的天然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黑木耳是典型的木腐型真菌,栽培原料以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含量高的硬雜木為主。2014年,國家森工總局下達禁伐令,對木材的砍伐全面禁止,導致木屑資源供應緊張,勢必影響黑木耳產業的健康發展。代用原料的出現,有效地補充了木屑資源的不足。目前,栽培黑木耳代用原料應用較多且較成熟的主要有玉米芯、秸稈、果枝等。研究發現利用代用原料部分替代黑木耳栽培時,生產的黑木耳產量及品質與雜木屑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現已逐步擴大規模進行推廣和應用。但是利用玉米芯、秸稈、果枝等只能部分替代雜木屑,不能完全解決木屑資源緊張的困境。
益菌柳即速生竹柳具有速生性好、高密植性、適應性強、耐鹽堿、材質優良等優良特性,該樹種已用于工業原料林、中小徑材栽培、行道樹、四旁植樹、園林綠化、農田防護林。經試驗驗證,可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
東北地區已經開始益菌柳栽培種植,并且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由于益菌柳生長速度快,和高密度性,其與黑木耳栽培的主要原材料柞木和樺木質地相似,且經測定其主要營養成分與柞木和樺木無顯著性差異,因此益菌柳木屑可用于栽培黑木耳,該方法既合理利用了益菌柳木屑資源,又解決了黑木耳栽培過程中原材料緊張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一種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黑木耳母種的活化:包括母種培養基的制備、分裝、滅菌、接種、培養;
步驟2、黑木耳原種的制備:包括原種培養基的制備、滅菌、接種、培養;
步驟3、黑木耳栽培種的制備:包括配料、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培養、后熟、割口、催芽;
步驟4、黑木耳種植管理:包括出耳管理、采收、晾曬;
步驟3中黑木耳栽培用益菌柳木屑作為原料。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步驟1中黑木耳母種的活化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母種培養基的制備:將200g馬鈴薯去皮切碎,煮爛后取得土豆汁,加入葡萄糖20g,瓊脂15g,加H2O定容至1000mL;
步驟b、分裝:加熱母種培養基,待瓊脂完全溶解后,將母種培養基分裝到20×180mm的試管中,每個試管分裝10mL;
步驟c、滅菌:將分裝好的母種培養基在121℃的條件下高壓濕熱滅菌30min,滅菌后試管擺放成斜面冷卻;
步驟d、接種:在超凈工作臺中,將黑木耳菌種接種到試管斜面中;
步驟e、培養:將接種后的試管置于25℃恒溫避光培養箱中培養12~15d,得到活化的黑木耳母種。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步驟c中的高壓濕熱滅菌的壓力為15kg/cm2。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步驟d中的黑木耳菌種為國品認定或省登記的合格品種。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步驟2中黑木耳原種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原種培養基的制備:按照重量份數稱量78份的益菌柳木屑、20份的麩皮、1份的石灰、1份的石膏,將稱量好的物質均勻混合后,加水翻3~4遍攪拌均勻,測水儀測量含水量達到55%~63%,裝入栽培袋中待用;
步驟B、滅菌:將原種培養基栽培袋在121℃的條件下高壓濕熱滅菌2h,滅菌后冷卻至25~30℃,待用;
步驟C、接種: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將步驟1活化的黑木耳母種接種到栽培袋中,每個試管黑木耳母種接種5~6個栽培袋;
步驟D、培養:接種好的栽培袋在25℃、恒溫、避光環境條件下培養30~35d,得到黑木耳原種。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益菌柳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步驟3中黑木耳栽培種的制備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ⅰ、配料:按照重量份數稱量70~86份的益菌柳木屑、0~10份的麩皮、10~14份的米糠、1~4份的豆粕、0.5~1.5份的石灰、0.5~1.5份的石膏,將稱量好的物質均勻混合后,待用;
步驟ⅱ、拌料:將步驟ⅰ混合好的物料加水翻2~3遍攪拌均勻,測水儀測量含水量達到55%~63%,將拌好的料燜堆1~2小時后,得到濕料待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潤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經黑龍江省潤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37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