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及采用該鉛膏制備極板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361620.1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3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健;劉克宇;徐進;程先清;羅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潤陽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7;H01M4/62;H01M4/20;H01M4/21 |
| 代理公司: | 武漢國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李偉濤 |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鉛膏 鉛酸蓄電池正極 極板 制備 電池循環(huán)壽命 堿式硫酸鉛 高溫固化 極板固化 晶體粉末 聚丙烯腈 去離子水 稀硫酸 鉛粉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由以下成分組成:鉛粉900?1000kg;稀硫酸100?120kg;去離子水100?110kg;聚丙烯腈1?2kg;堿式硫酸鉛晶體粉末2?20kg。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采用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制備極板的方法。本發(fā)明可解決高溫固化導致的鉛膏顆粒粗大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電池循環(huán)壽命和縮短極板固化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及采用該鉛膏制備極板的方法,屬于鉛酸蓄電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鉛酸蓄電池領域極板固化工藝存在兩種主流:一種為40℃~50℃的低溫固化,一種為70℃~80℃高溫固化。電池極板采用低溫固化工藝,容易形成三堿式硫酸鉛,極板鉛膏顆粒小,分布致密,極板鉛膏結合力牢靠,但因低溫固化容易形成β二氧化鉛,電池容量高,但鉛膏容易軟化,電池電循環(huán)壽命短,而且低溫固化時間長,一般48小時以上;電池極板采用高溫固化,固化時間短,效率高,但容易形成四堿式硫酸鉛,顆粒粗大,極板表面粗糙,極板鉛膏結合孔率大。雖然α二氧化鉛不容易軟化,但鉛膏顆粒粗大,鉛膏之間結合力較弱,而且鉛膏孔隙率大,容易導致硫酸進入深層反應。電池在循環(huán)使用過程,因正極鉛膏在二氧化鉛與硫酸鉛之間不斷轉換,二氧化鉛與硫酸鉛體積差異較大,正極鉛膏體積膨脹收縮,從而導致鉛膏松動,電池容量急劇衰減,電池失效,影響電池循環(huán)壽命。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高電池循環(huán)性能,提升極板固化效率,同時解決高溫固化帶來的鉛膏顆粒粗大問題,從而提出一種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及采用該鉛膏制備極板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及采用該鉛膏制備極板的方法,其可解決高溫固化導致的鉛膏顆粒粗大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電池循環(huán)壽命和縮短極板固化時間。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所述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由以下成分組成:
鉛粉900-1000kg;
稀硫酸100-120kg;
去離子水100-110kg;
聚丙烯腈1-2kg;
堿式硫酸鉛晶體粉末2-20kg。
進一步地,所述稀硫酸中硫酸的濃度占比50%。
進一步地,所述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由以下成分組成:鉛粉1000kg、稀硫酸100kg、去離子水100kg、聚丙烯腈1kg和堿式硫酸鉛晶體粉末10kg。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采用鉛酸蓄電池正極鉛膏制備極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配方比例,將聚丙烯腈和堿式硫酸鉛晶體粉末采用混料機低速充分混勻,得到添加劑;
步驟二:在蓄電池生產專用和膏機內,將鉛粉和添加劑干態(tài)攪和5~10分鐘;
步驟三:在裝有鉛粉與添加劑的蓄電池生產專用和膏機內,加入去離子水;
步驟四:在上述蓄電池生產專用和膏機內加入50%濃度稀硫酸酸,持速攪拌,使鉛粉和添加劑成為膏狀;
步驟五:酸添加完后,持續(xù)攪拌至少10分鐘,測量鉛膏視比重,得到符合要求的鉛膏;
步驟六:將上述鉛膏涂覆在板柵上,制成濕極板;
步驟七:將濕極板放入極板固化架,推進固化室內,其中,固化溫度控制在70℃-80℃之間,濕度控制在90%-98%,固化時間控制20h-30h;
步驟七:將固化后的極板進行干燥,使其水分含量小于1%,即可得到所需的極板。
進一步地,在步驟四中,加酸速度控制為10-12Kg/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潤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湖北潤陽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616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