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視覺物聯網中對象視覺標簽的建立及顯示方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55924.7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600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慧;趙藝群;李錦林;薩齊拉;王敏峻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許志影 |
| 地址: | 010021 內蒙古自治區呼***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視覺 聯網 對象 標簽 建立 顯示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視覺物聯網中對象視覺標簽的建立及顯示方法、系統,其中方法包括:步驟一,利用智能視覺物聯網采集不同類型的對象的圖像;步驟二,根據所采集的圖像針對不同類型的對象建立對應的視覺標簽庫,對不同類型的對象構建對應的識別方式;及步驟三,根據對象的類型選擇對應的識別方式進行識別并顯示所識別對象的視覺標簽信息。本發明對智能視覺物聯網中的重點關注的人臉、車牌、物品圖像建立視覺標簽的問題,通過一定的算法對人、車、物圖像建立相應的視覺標簽,而且實現了這三類視覺信息的相互關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視覺物聯網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人/車/物的視覺特性提取、視覺標簽的建立和關聯、并自動顯示相應信息內容的方法、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視覺物聯網IVIOT,實際上是一般講的物聯網的升級版本,主要由智能視覺傳感器、智能視覺信息傳輸、智能視覺信息處理和針對人/車/物三大類目標的物聯網應用四部分構成。
所謂“視覺標簽”,就是對圖像和視頻當中的內容進行識別、理解和分類。對IVIOT的應用,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就是對所關注的人、車、物等的視覺屬性的提取和視覺標簽的建立。
但是,截至目前,根據相應的人/車/物的識別結果建立視覺標簽、實現三類信息的關聯、并自動顯示該標簽信息的技術成果,還未見到公開文獻、專利成果的發表或公開報道。
下面僅對有一定關系的、或接近的專利技術的構成進行說明。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610111889.X)著重公開一種人臉識別算法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構成是:利用有標簽的人臉數據和相應的標簽信息作為模型的輸入,再據此預測無標簽人臉數據的標簽信息,以更新模型參數,如此多次迭代。該專利并未關注如何對大量人臉圖像建立相應的視覺標簽等內容。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610127681.7)是公開一種用于移動機器人導航定位領域的如何基于DR定位信息視覺標簽數據庫實現視覺標簽匹配的方法。主要構成是:在一定的運行區域內布設好若干視覺標簽,建立它們的位置屬性及各視覺標簽間的拓撲關系;并支持基于位置和拓撲關系檢索的視覺標簽數據庫;移動平臺(如機器人)根據當前的DR位置信息,通過對視覺標簽數據庫的檢索,獲得用于下一個視覺標簽匹配的標簽集合。該專利關注的是如何利用現成的視覺標簽對移動機器人進行位置和方向引導的問題。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210053263.X)公開了一種物聯網中的物件標簽的定位方法。主要構成包括:以物聯網的RFID接收端獲得的無線射頻信號RSSI為觀測變量,對支持向量機SVM分類器測量值的更新;利用模糊神經網絡結構得到初始估計位置的最優權值。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410651379.2)公開了一種利用物品圖像的局部特征、基于監控視頻實現物品防盜檢測的方法。主要構成是:利用SIFT算法提取物品圖像的局部特征,將之存為物品的視覺標簽庫;每隔一段時間從監控視頻截取圖像,并與庫中特征進行匹配;依據匹配結果判斷物品是否被盜。
如上所述,這幾個與本發明有一定關系的專利成果,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現成的視覺標簽,或是基于其包含的位置屬性及相互間的拓撲關系來引導移動機器人(或移動平臺)的運動,或是進行物聯網中物體的位置確定(或物品是否還在——防盜識別),或是構建一種人臉識別的框架模型。
只有其中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410651379.2)提到了基于物品局部特征建立視覺標簽數據庫的內容,但與本發明的對重點關注物品建立視覺標簽的設計思想及方法完全不同。
①研究成果少,目前,還未見到有關對智能視覺物聯網中獲取的人臉、車牌、重點關注的特殊物品的圖像提取視覺屬性、建立相應的視覺標簽并能自動進行顯示信息內容的公開發表的專利、或研究成果等。
②缺少分別針對智能視覺物聯網中獲取的人臉、車輛、特殊物品的圖像建立視覺標簽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大學,未經內蒙古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559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掌紋識別方法
- 下一篇:指紋識別模塊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