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效應化學標志物群的辨識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9006.5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78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范驍輝;楊振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C20/50 | 分類號: | G16C20/50;G06F16/24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效應 化學 標志 辨識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的效應化學標志物群的辨識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中藥中各化學成分的種類和含量;選取所述中藥治療復雜性疾病的主要作用途徑,獲取各化學成分在治療復雜性疾病中的校正藥效得分值;選擇能夠體現中藥整體生物效應的化學成分組合作為潛在效應化學標志物群;通過驗證實驗,判斷所述潛在效應化學標志物群是否為效應化學標志物群。本發明不僅考慮中藥中各成分的含量,還考慮了各成分對于疾病治療各作用途徑的作用,能夠較全面地辨識出中藥中發揮治療作用的效應化學標志物群,為應用效應化學標志物群進行相關中藥的質量評價、質量控制、作用機制以及相關中藥的二次開發和中藥新藥的創制提供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藥的效應化學標志物群的辨識方法。
背景技術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在生活實踐和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積累的瑰寶,是在幾千年臨床實踐中逐步發展而成的醫學科學,直至今日仍在國民健康事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為全人類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藥及植物藥的化學組成復雜,且常通過多成分、多靶點整合調節。為體現中藥的這一特點,目前中藥及植物藥質量評價的方式已逐漸從單指標成分向多指標成分檢測控制轉變。然而,如何從中藥眾多的成分中選取能反映中藥整體作用的成分群,并進而用該成分群進行中藥質量評價是亟需解決的難題。
中藥的“效應化學標志物群”,被定義為中藥中具有與全方藥效相當的化學成分組合,其可用于評價中藥質量,并可進一步用于中藥質量的控制。該概念的提出為中藥的質量評價、質量控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目前,國內外中藥藥效物質發現研究方法主要分以下幾種模式。
1)中藥藥效物質的系統分離篩選法。通過柱色譜、薄層色譜等多種技術分離得到中藥中的成分,通過動物、細胞和分子等藥理模型測試,發現其中的活性成分。該方法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是藥效物質發現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操作繁瑣,實驗周期長,且結果不確定性高的缺點。
2)活性導向的中藥藥效物質發現方法。又稱活性示蹤法,其以目標活性為導向,進行針對性的分離制備,加快了中藥藥效物質發現的速度。但常出現越純化活性越差的現象,甚至無法得到有效的單體。
3)血清藥物化學和血清藥理學方法。隨著血清藥理學和血清藥物化學的提出,研究者們開始關注中藥口服后的入血成分,并將其視為潛在藥效物質(文獻1-3)。實際研究中存在種屬間結果差異等局限性。
4)中藥藥效物質的快速發現方法。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分析化學方法技術的發展,研究者們(文獻4-14)通過生物膜色譜、親和選擇色譜等化學生物學方法結合液質聯用等技術在中藥活性物質篩選與鑒定方面開展了系列嘗試,逐漸發展形成了針對特定靶標的中藥藥效物質快速發現方法。
然而,現有的藥效物質發現方法常專注于發現高活性的成分,而較少考慮成分含量對其在中藥藥效發揮的重要性。中藥中各活性成分往往含量差異懸殊,有學者提出,明確中藥中各活性成分的含量是深入探討中藥藥效物質及作用機制的基礎。中藥“定量組效關系”重視研究中藥中各成分含量與藥效的關系,但該法常以單個靶點、單一活性評價藥效,與中藥多靶點的作用特點不符;如以整體動物評價藥效則工作量巨大,且存在藥效指標靈敏度低,難以反映組分變化帶來的活性差異等問題。
注射用血塞通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藥物,如何尋找注射用血塞的效應化學標志物群是本領域的一個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的效應化學標志物群的辨識方法,該方法能夠準確獲得與中藥全方藥效相當的化學成分組合。
1、一種中藥效應化學標志物群的辨識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中藥中各化學成分的種類和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90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APP的掛號申請匹配系統
- 下一篇:一種人工智能輔助問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