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平衡車及其組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33802.8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8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有萍;楊焱 | 申請(專利權)人: | 賀州思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11/00 | 分類號: | 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高姜 |
| 地址: | 542800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平衡 及其 組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體感平衡電動車技術,具體來說,是智能平衡車及其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電動平衡車,又叫體感車、思維車、攝位車等。市場上主要有獨輪和雙輪兩類。其運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種被稱為“動態穩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車體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來檢測車體姿態的變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統,精確地驅動電機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持系統的平衡。是現代人用來作為代步工具、休閑娛樂的一種新型的綠色環保的產物。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電動車的數量與日俱增。與此同時,科學家經過潛心的研究,終于開發出新款兩輪電動平衡車。兩輪電動平衡車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它與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車輪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兩輪并排固定的方式。兩輪電動平衡車采用兩個輪子支撐,蓄電池供電,無刷電機驅動,加上單片機控制,姿態傳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號,共同協調控制車體的平衡,僅僅依靠人體重心的改變便可以實現車輛的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動作。
專利文獻201310673317.7(申請日:2013-12-12)公開了一種智能體感全平衡電動車,屬于智能體感平衡電動車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智能體感全平衡電動車由車體外殼、兩個輪子、兩個立柱、兩個腳踏板、一個電源、一個電機、一根雙輪軸、一個整車控制系統等組成,其相對于現有智能體感平衡電動車更節能、穩定,并且操控性更佳,是智能體感平衡電動車一次突破性變革。
專利文獻201210230742.4(申請日:2012-07-04)公開了一種智能平衡車系統。所述智能平衡車系統至少包括:兩輪車本體、分別安裝在兩輪車本體所包含的方向桿兩端的兩個手握件;分別用于感測一手握件的壓力的兩壓力傳感器;以及設置在所述兩輪車本體的控制模塊,用于基于所述兩壓力傳感器所感測的壓力值來控制所述方向桿的轉向。優選地,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速度檢測單元、根據相關信息、采用基于倒立擺模型及人主動干預運動相結合的響應模型來控制兩輪車行駛的第一子控制單元、用于基于兩輪車的相關參數,在兩輪車車速已達到預定最大值時,使兩輪車在預定范圍內先加速再減速來調整車速的第二子控制單元。本發明能基于壓力、速度等來控制兩輪車的平衡行駛,以確保行車平穩及安全。
但是現有的輪轂和輪輞組裝結構不緊湊,導致輪輞受力不均,容易發生形變,甚至產生裂紋,行駛過程出現抖動,影響平衡,嚴重的,碰撞和晃動甚至引起電池自燃現象,電池里面所產生的金屬毛刺很容易形成短路,高溫高熱蒸發內部的液體形成高壓,最后突破電池外殼造成著火甚至爆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防止輪輞變形的智能平衡車。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智能平衡車,包括車體,設置于車體上的腳踏板,設置于車體兩側翼的車輪總成,所述車輪總成包括輪轂機構、輪輞和輪胎,所述輪轂機構包括輪轂底盤,設置于輪轂底盤外側的支撐結構,驅動轉軸,前襯套,后襯套,所述輪轂底盤中心線上設有用于穿過驅動轉軸的第一圓孔,所述驅動轉軸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外套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外圈陣列分布有支撐結構,所述第二轉軸靠近輪轂底盤側連接后襯套,所述驅動轉軸遠離輪轂底盤側連接前襯套,所述第二轉軸能沿第一轉軸相對運動;
當所述第二轉軸向前運動,支撐結構兩兩間形成擴張口;
當所述第二轉軸向后運動,支撐結構兩兩間形成收緊口。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相互配合,利用第二轉軸帶動支撐結構運動,進而,當第二轉軸向前運動,支撐結構兩兩間形成擴張口;當第二轉軸向后運動,支撐結構兩兩間形成收緊口。通過切換兩種不同的口徑,使得輪轂機構和輪輞接觸面積更大,受力均勻,尤其是輻條拉力均勻,平衡車負載在顛簸道路上行駛,不易造成輪輞變形,不易出現裂紋,甚至出現輪輞上的輻條斷裂,輪輞報廢,引起安全事故。
進一步限定,還包括推桿,所述前襯套包括方形塊體,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為4個,均勻設置于方形塊體四周,所述前襯套中心軸設有用于穿過第二轉軸的第二圓孔,所述前襯套四個角設有用于穿過推桿的第三圓孔;所述后襯套包括方形塊體,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為4個,均勻設置于方形塊體四周,所述后襯套中心軸設有用于穿過第二轉軸的第二圓孔,所述后襯套四個角設有用于穿過推桿的第三圓孔;
所述推桿前端連接前襯套上的第三圓孔,后端連接后襯套上的第三圓孔,所述推桿兩兩對立,形成第一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賀州思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賀州思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38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