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距離檢測雷達的道路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26278.1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05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來恩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3/08 | 分類號: | G01S13/08;G01C21/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項軍 |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距離 檢測 雷達 道路 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基于距離檢測雷達的道路識別方法,屬于汽車領域,距離檢測雷達安裝于車輛的車頂,道路識別方法,包括:對距離檢測雷達發送探測請求,使得距離檢測雷達根據探測請求向目標區域發射檢測信號;令距離檢測雷達接收基于檢測信號回饋的反射信號,基于反射信號生成相對距離值;如果相對距離值小于預設閾值,則判定車輛處于高架路下方的路面上。通過距離檢測雷達向目標區域發射檢測信號并接收檢測信號回饋的反射信號,基于反射信號獲取到相對距離值,根據相對距離值小于預設閾值,則判定車輛處于高架路下方的路面上。從而有效識別出車輛是否處于高架路下方的路面上,降低了導航引導錯誤以及自動駕駛錯誤路線的規劃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領域,特別涉及基于距離檢測雷達的道路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市場前景預期良好的背景下,自2010年開始已經有互聯網公司正式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后,全世界的各大汽車廠商均加入到無人駕駛的研發中。
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基于地圖數據,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僅能判定車輛當前處于高架路的投影范圍內,由于無法獲取其他參考數據,GPS無法判定車輛是處于高架路上還是高架路下方的路面上,因此無法分別對車輛所處路況進行針對性的導航提醒,從而降低車輛導航的準確性,降低了導航系統的使用感受。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發明提供了基于距離檢測雷達提高了道路識別準確性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基于距離檢測雷達的道路識別方法,所述距離檢測雷達安裝于樣本車輛的車頂,所述道路識別方法,包括:
對所述距離檢測雷達發送探測請求,使得所述距離檢測雷達根據所述探測請求向目標區域發射檢測信號;
令所述距離檢測雷達接收基于所述檢測信號回饋的反射信號,基于反射信號生成相對距離值;
如果所述相對距離值小于預設閾值,則判定所述樣本車輛處于高架路下方的路面上。
可選的,所述道路識別方法,還包括:
如果所述相對距離值大于預設閾值,則判定所述樣本車輛處于高架路上。
可選的,在對所述距離檢測雷達發送探測請求前,還包括:
對所述距離檢測雷達的探測面進行調整,令所述探測面與所述樣本車輛所處的平面平行。
可選的,在所述樣本車輛上安裝有水平調節機構,在所述水平調節機構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距離檢測雷達,在所述水平調節機構的下表面安裝有平行檢測雷達,所述平行檢測雷達的探測面與所述距離檢測雷達的探測面平行。
可選的,所述對距離檢測雷達的探測面進行調整,令所述探測面與所述樣本車輛所處的平面平行,包括:
向平行檢測雷達發送平行檢測請求;
令所述平行檢測雷達發送檢測信號,并接收基于所述檢測信號生成的反饋信號,獲取所述檢測信號與所述反饋信號之間的時間差;
根據所述時間差對所述探測面進行調整,直至每個平行檢測雷達的時間差相等時,所述探測面與所述樣本車輛所處的平面平行。
可選的,所述水平調節機構,包括:水平調板,固定在水平調板上表面的支架以及安裝在水平調板下表面的升降立柱,所述支架上設有距離檢測雷達,所述水平調板的下表面上還安裝有至少三個平行檢測雷達,所述平行檢測雷達與所述升降立柱電連接。
可選的,所述升降立柱包括:外筒、螺母、螺桿、底座,所述外筒與所述水平調板固定連接,所述外筒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壁設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內壁上,所述螺桿的一端套設于所述螺母中,所述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螺桿外表面設有螺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262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