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3822.2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31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韓得滿;陳逢灶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D311/16 | 分類號: | C07D311/16;C09K11/06;C09K9/02;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羅佩芝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硫化氫 紅外 熒光 探針 合成 應用 | ||
1.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乙酰乙酸乙酯和二乙胺基水楊醛溶解在乙醇中,滴加堿性催化劑,攪拌回流7~14小時,停止反應,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亮黃色沉淀,用冰無水乙醇洗滌一次,無水乙醇重結晶,得到黃色固體產物為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
b:在三口燒瓶中,加入DMF溶劑,冷卻攪拌至-5~10℃,恒壓滴液漏斗緩慢滴加POCl3,再緩慢加入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在-5~10℃下攪拌,然后在70-90℃攪拌,停止攪拌,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滴加入碎冰中進行深度冷卻,用碳酸鈉溶液調節pH,過濾得到固體,冰水洗滌,真空干燥,柱層析分離提純得到黃色的香豆素衍生物;
c:將上述香豆素衍生物與丙二腈溶于無水乙醇中,滴加堿性催化劑,室溫攪拌,TLC監測,反應結束,萃取收集,柱層析分離提純即可得到熒光探針;
所述的探針化學命名為(Z)-2-(3-chloro-3-(7-(diethylamino)-2-oxo-2H-chromen-3-yl)allylidene)ma lononitrile,分子結構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的堿性催化劑為哌啶或者三乙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的反應先是將DMF置于-5~10℃下攪拌冷卻3~6h,緩慢滴加三氯氧磷反應成稠狀液體后,再緩慢加入7-二乙胺基苯并吡喃酮,后油浴加熱70~90℃反應5~12小時,反應條件為無水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的用碳酸鈉溶液調節pH,其pH值為7~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的香豆素衍生物與丙二腈物質的摩爾比為1:1~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的反應過程中所用的堿性催化劑為哌啶或者三乙胺,用量2~8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近紅外熒光探針用于檢測硫化氫。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紅外熒光探針需在乙腈與PBS的不同配比體系中檢測硫化氫。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檢測硫化氫的近紅外熒光探針的合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紅外熒光探針檢測硫化氫時選用的激發波長在400nm~450nm和500nm~55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學院,未經臺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382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