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缸蓋總成的油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61738.7 | 申請日: | 201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75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富;司莉納;黃書隆;韋頌;蘇繼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24 | 分類號: | F02F1/24;F01M9/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缸蓋 總成 油路 結構 | ||
1.一種氣缸蓋總成的油路結構,所述氣缸蓋總成為雙層結構,由氣缸蓋、凸輪軸軸承座、凸輪軸軸承蓋組成,所述油路結構包括主油道、HLA控制油路、VVT控制油路和凸輪軸軸頸潤滑油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布置在氣缸蓋后端,由從氣缸蓋底面豎直向上加工的縱向主油道(1)和一條橫向水平加工的橫向主油道(3)貫穿連通而成;
所述HLA控制油路包括進氣側HLA縱向油路(2)和排氣側HLA縱向油路(4),分別呈縱向水平布置在氣缸蓋進、排氣側,并與進、排氣側的HLA安裝孔(12)貫穿連通;進氣側HLA縱向油路(2)的進油端與橫向主油道(3)貫穿連通,且在油路交接處布置有限流閥(13),排氣側HLA縱向油路(4)的進油端與橫向斜油孔(5)貫穿連通,且在油路交接處布置有限流閥(13),所述橫向斜油孔(5)與橫向主油道(3)貫穿連通;
所述凸輪軸軸頸潤滑油路包括,布置在凸輪軸軸承蓋中央,呈縱向水平加工的凸輪軸軸承蓋縱向水平油路(7),其進油端與凸輪軸軸承座后端加工的軸承座豎向油路(6)貫穿連通;在凸輪軸軸承蓋的底面,有凸輪軸軸承蓋橫向水平油路(9),且進、排氣兩側連通;從凸輪軸軸承蓋底面,通過豎直向上加工的軸承蓋豎向油路(8),將凸輪軸軸承蓋縱向水平油路(7)與凸輪軸軸承蓋橫向水平油路(9)連通,實現凸輪軸軸頸的潤滑;
所述VVT控制油路一部分借用凸輪軸軸頸潤滑油路,另一部分為獨立油路,與凸輪軸軸承蓋縱向水平油路(7)連通;獨立油路一半布置在凸輪軸軸承蓋前端的底面,為軸承蓋VVT油路(10),另一半布置在凸輪軸軸承座前端的頂面,為軸承座VVT油路(11),軸承蓋VVT油路(10)和軸承座VVT油路(11)都為橫向水平油槽,且進、排氣兩側連通,凸輪軸軸承蓋與軸承座配合安裝后,兩部分油槽貼合組成完成的油路,且進油端與凸輪軸軸承蓋縱向水平油路(7)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缸蓋總成的油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閥(13)采用集成設計,進、排氣側通用,且分別布置在氣缸蓋后端;限流閥(13)分為限流閥大端(131)、限流閥中段(132)和限流閥小端(133);限流閥大端(131)為進氣側油路和排氣側油路末端的螺紋堵塞;限流閥中段(132)軸徑小,正常過油,且進氣側限流閥位于進氣側HLA縱向油路(2)與橫向主油道(3)交接處,排氣側限流閥位于排氣側HLA縱向油路(4)與橫向斜油孔(5)交接處;限流閥小端(133)的軸徑約小于進氣側HLA縱向油路(2)和排氣側HLA縱向油路(4)的孔徑,允許少量機油從兩者之間的間隙通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缸蓋總成的油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軸軸頸潤滑油路的軸承蓋豎向油路(8)與凸輪軸軸承蓋橫向水平油路(9)根據凸輪軸軸頸的數量呈縱向排列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6173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