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7858.X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04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浩;王羿;林耀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
| 主分類號: | A61K47/59 | 分類號: | A61K47/59;A61K38/10;A61K38/08;A61K39/385;A61P35/00;C08G18/28;C08G18/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10019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提高抗原加工功能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藥物包括細胞自噬誘導分子、腫瘤抗原分子和載體,所述自噬誘導分子和所述腫瘤抗原分子連接在所述載體上。本發明通過將所述細胞自噬誘導分子和所述腫瘤抗原分子連接在同一個載體上,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兩者的效果都比單獨與載體連接后分別進入細胞內部的效果明顯增強,有效誘導自噬從而增強抗原呈遞,最終達到提高治療腫瘤效果的目的;不僅如此,本發明藥物通過增強自噬從而提高抗原呈遞的藥物為發展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涉及一種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提高抗原加工功能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因為對于常規無效的晚期腫瘤具有顯著療效而備受關注,它通過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特意性地清除癌變的細胞。這種治療方法具有特異性強,作用期長和副作用小等優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治愈腫瘤的終極手段。腫瘤免疫療法在2013年被Science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之后,腫瘤免疫療法的發展得到更廣泛關注。
腫瘤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之后的一種新的腫瘤治療手段,在預防腫瘤復發、轉移、治療腫瘤病灶等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世界上首個腫瘤治療性疫苗,即表皮生長因子(EGF)腫瘤治療性疫苗,該疫苗可以有效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副反應很輕,且在停藥后自動消失,也未發生自身免疫反應癥狀??梢?,腫瘤治療性疫苗在抗腫瘤治療具有明顯的優勢。現有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或者阻止腫瘤免疫逃逸,而腫瘤免疫響應是一個相當復雜機制,單純一方面的考慮是難以達到抗腫瘤治療的目的。
針對腫瘤的特異性免疫應答,首先要求機體的抗原呈遞細胞能有效加工和呈遞腫瘤抗原,尤其是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弱,數量少,更不利于有效的抗原呈遞和效應細胞激活。因此,抗原呈遞細胞的加工水平亟待提高。
有研究表明,抗腫瘤疫苗的免疫效應在體內中不甚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質粒DNA或多肽在進入細胞前就被大量的降解,且腫瘤患者的未成熟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對抗原捕獲的攝取能力較低,這也是為何現有許多抗腫瘤DNA或多肽疫苗無法真正進入臨床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發展,已有微球、脂質體、納米粒、囊泡等納米給藥載體包裹DNA、多肽疫苗進行免疫研究的報道,納米給藥系統能增加DC對DNA或多肽的攝取率,且納米給藥載體本身可以作為佐劑誘導增加T細胞反應而增強免疫效應。
細胞自噬是細胞一種“自食”的過程,依靠溶酶體將細胞內受損、變性或衰老的蛋白質以及細胞器運輸到溶酶體進行消化降解以維持細胞穩態。自噬在機體固有免疫和獲得性免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溶酶體清除胞質內微生物,發揮固有免疫調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節抗原呈遞,在獲得性免疫反應中發揮效應。
因此,在本領域中期望能夠得到一種將上述兩種作用結合起來,通過調節自噬的過程來調節抗原呈遞的藥物體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藥物通過增強自噬來提高抗原呈遞,從而進行腫瘤的免疫治療。
為達到此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藥物,所述藥物包括細胞自噬誘導分子、腫瘤抗原分子和載體,所述自噬誘導分子和所述腫瘤抗原分子連接在所述載體上。
本發明中,所述細胞自噬誘導分子指的是具有自噬誘導或提升自噬水平的分子,包括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因,多肽或小分子,所述腫瘤抗原分子指的是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新出現或過度表達的抗原物質,主要指的是蛋白類腫瘤抗原分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未經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78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輸液基水
- 下一篇:一種醫用導電膏配方及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