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溶解法沸騰造粒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3811.6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23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伯龍;黃哲鋒;熊飛;郭建峰;李成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頂益(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4 | 分類號: | B01J2/04;B01D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王馨儀 |
| 地址: | 英屬開曼群島KY1-***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溶解 沸騰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溶解法沸騰造粒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取調味料晶體、粘結劑、麥芽糊精、精料及水;對該水進行滅菌,冷卻后放入該粘結劑,攪拌至溶解,再加入該調味料晶體,攪拌至溶解,制成一噴霧液;將該精料及該麥芽糊精混合升溫后開始進行噴霧造粒;以及烘干、冷卻、整粒、篩分、包裝。本發明可以簡化現有的沸騰造粒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加工工藝,特別涉及一種復合調味料的造粒方法。
背景技術
在方便食品制作過程中,通常會將食品本體及調味料包一起包裝,以便于消費者使用的時候將二者混合,快捷、方便地食用。為了獲得更好的口感,調味料包部分所包含的往往不是單一的調味料,而是將多種調味料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復合調味料。
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粉碎法沸騰造粒工藝來制作所述復合調味料,不但可以混合多種調味料,而且可以達到良好的造粒效果,便于消費者使用。該工藝的步驟如下:首先,將調味料晶體部分(如鹽、糖、味精等)粉碎至80目以下;而后,再將粉碎后的晶體、精料、麥芽糊精混合,升溫后進行噴霧造粒;噴霧造粒完成后,進行后續的烘干、冷卻、整粒、篩分、包裝等生產步驟。在造粒的過程中,粉狀物料(粉碎后的晶體、精料和麥芽糊精)投入造粒機料斗內,由于熱氣流的作用,使粉狀物料懸浮呈流化狀循環流動,達到均勻混合;同時噴入噴霧液(通常由水和粘結劑配制而成)潤濕容器內的粉末狀物料,使粉末狀物料凝成疏松的小顆粒,又在熱氣流的作用下被蒸發掉其中的水分;由于噴霧的潤濕凝結過程與熱氣流的高效干燥過程同時進行,粉狀物料形成的顆粒不斷被潤濕、長大、密實、凝結,最終形成均勻的多微孔球狀顆粒。
然而,這種現有的粉碎法沸騰造粒工藝仍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粉狀物料的細密程度和混合均勻度要求很高,這樣才能保證其在熱氣流的作用下能夠形成均勻的流化狀態,最終制成的顆粒中各種調味料才能夠均勻分散,無成團結塊現象。由此,對于調味料晶體即必須進行粉碎工序,以及晶體、精料、麥芽糊精的混合工序,該些工序均需要投入相應的設備以及產生運行成本。另外,粉碎工序還會因為粉塵散失等產生一定的重量損耗。
由此,如何設計一種改進的沸騰式造粒工藝,使其可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即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溶解法沸騰造粒工藝,使其可以簡化現有的沸騰造粒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溶解法沸騰造粒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備料:取調味料晶體、粘結劑、麥芽糊精、精料及水;
2)配制噴霧液:對步驟1)中的該水進行滅菌,冷卻后放入該粘結劑,攪拌至溶解,再加入該調味料晶體,攪拌至溶解,制成一噴霧液;
3)噴霧造粒:將該精料及該麥芽糊精混合升溫后開始進行噴霧造粒;以及
4)烘干、冷卻、整粒、篩分、包裝。
其中,于步驟1)中,以重量100%計,該調味料晶體為15-35%、該麥芽糊精為3-5%,剩余為該精料;該粘結劑重量為該調味料晶體、該麥芽糊精、該精料重量之和的0.1-0.4%。即,調味料晶體、麥芽糊精及精料的重量總和定義為一粉料量,該粉料量為100%,該調味料晶體為15-35%、該麥芽糊精為3-5%,剩余為該精料。而該粘結劑的重量為該粉料量的0.1-0.4%。
其中,于步驟1)中,該水的重量為該調味料晶體、該麥芽糊精、該精料重量之和的40-60%。即,該水的重量為該粉料量的40-60%。較佳的,該水為軟水。為保證配方中晶體含量不變,若因工藝需要,在步驟3)中需多噴霧時,可先噴含晶體的噴霧液,再噴水(消毒軟水),或在步驟2)配制噴霧液時,多加水(消毒軟水)。
其中,于步驟1)中,該粘結劑包括黃原膠。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亦可以選用其他適合的粘結劑或者粘結劑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頂益(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未經頂益(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38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