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區段小煤柱留設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53102.8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0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王晨光;張愷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41/18 | 分類號: | E21C41/1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23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區段 小煤柱留設 施工 方法 | ||
一種區段小煤柱留設施工方法,步驟為:通過掘進機截割巷道,以圍巖整體性不被破壞為前提,提高掘進機截割頭轉速,降低掘進機截割頭移動速度,并以截割齒齒痕清晰連續為標準;先在巷道頂板和巷道兩幫安裝錨桿或錨索,再在巷道頂板鋪設金屬網;在巷道頂板裸露24h以內,對巷道頂板和巷道兩幫進行噴漿封閉,并構成鋼筋混凝土封固層;先在巷道底板安裝錨桿,再鋪設金屬網,最后在金屬網上澆注混凝土,并構成鋼筋混凝土底板;對煤柱進行聯合支護加固;對巷道進行超前加強支護,并隨著工作面的推進沿煤柱邊緣打設切頂鉆孔;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對煤柱進行打孔注漿加固,提高煤柱承載能力。本發明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圍巖控制效果、礦井壽命及施工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煤礦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區段小煤柱留設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煤柱尺寸對于礦井的安全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的放頂煤開采技術中,需要在兩個區段工作面之間留設一定寬度的煤柱,煤柱寬度為30m左右,加上端頭未放出的煤頂,導致工作面的煤炭損失率較高。
另外,在傳統的放頂煤開采技術中,圍巖變形破壞較為嚴重,且主要表現為兩幫移近量大,煤幫會破碎成連片的網兜狀,底鼓嚴重,導致人工底板破裂頂起,且呈現豎立狀,致使巷道返修工作量大。
再有,在采動影響下,圍巖的破壞將進一步加劇,導致超前支護施工更加困難,并且對圍巖的控制效果也較差,從而增大了施工安全壓力。
因此,開發一種全新的煤礦開采施工技術將十分必要,其應具備以下優點:①、能夠降低煤炭損失率,提高煤炭采出率;②、能夠提高圍巖控制效果,進一步提高礦井壽命;③、能夠進一步提高煤礦施工安全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區段小煤柱留設施工方法,能夠降低煤炭損失率,提高煤炭采出率;能夠提高圍巖控制效果,進一步提高礦井壽命;能夠進一步提高煤礦施工安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區段小煤柱留設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通過掘進機截割巷道,以圍巖整體性不被破壞為前提,提高掘進機截割頭轉速,降低掘進機截割頭移動速度,并以截割齒齒痕清晰連續為標準;
步驟二:先在巷道頂板和巷道兩幫安裝錨桿或錨索,再在巷道頂板鋪設金屬網;
步驟三:在巷道頂板裸露24h以內,對巷道頂板和巷道兩幫進行噴漿封閉,并構成鋼筋混凝土封固層;
步驟四:先在巷道底板安裝錨桿,再鋪設金屬網,最后在金屬網上澆注混凝土,并構成鋼筋混凝土底板;
步驟五:對煤柱進行聯合支護加固;
步驟六:對巷道進行超前加強支護,并隨著工作面的推進沿煤柱邊緣打設切頂鉆孔;
步驟七: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對煤柱進行打孔注漿加固,提高煤柱承載能力。
步驟二中,采用全粘結式錨桿或錨索;錨桿或錨索的間距為0.9m~1.1m,錨桿或錨索的排距為0.7m~0.9m;當采用全粘結式錨桿時,錨桿的長度為2.3m~2.5m;當采用全粘結式錨索時,位于巷道頂板的錨索長度為4.2m~4.4m,位于巷道兩幫的錨索長度為6.2m~6.4m。
步驟三中,在對巷道頂板和巷道兩幫進行噴漿封閉前,并當圍巖局部出現破壞或離層體時,需要注漿固化圍巖局部內生裂隙或剝落離層體后,再進行噴漿封閉作業。
步驟四中,在巷道底板安裝錨桿前,需要先清理巷道底板,清除底板圍巖裂隙和離層體;錨桿采用全粘結式錨桿,錨桿垂直于巷道底板進行打設,錨桿的間距和排距均為0.9m~1.1m,錨桿的長度為1.4m~1.6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未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531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頂鉆截齒及其截割頭
- 下一篇:復雜地質條件綜采工作面分合式過斷層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