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客運單元動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247110.1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5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質明;李玥;姜熙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熙飛 |
| 主分類號: | B61B1/00 | 分類號: | B61B1/00;B61G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54 重慶市巴***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組 編組列車 動力單元 動態調度 獨立運行 連接狀態 載客狀態 軌道 動車 行駛 列車 | ||
一種軌道客運編組列車的車輛。其特征是,車輛可以單獨成為動力單元編組運行和獨立運行;由此相同單元編組的列車,可以在行駛中變換編組連接狀態和載客狀態,適應各種動態調度工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交通客運車輛。
背景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高效運營技術的發展,不停站運行成為其中一個方向。為各種基于列車分體調度技術的不停站方案,開發一種普適性能的車輛是該技術發展的基礎條件。一種輪值式停站的運行優化方案,較為典型的要求是,車輛單元具有動態自動變換編組狀態和載運狀態的性能。以此作為代表性工況背景的車輛設計方案,需要在目前可預見的適應范圍向標準化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對軌道動力單元車輛作以下技術改進:
1.前后雙向同等的運行功能和任意互換連接的界面結構。
2.獨立的載客運行功能和作為列車編組單元的協同運行功能。
3.行駛中自動變換編組狀態的功能。
4.開發單節車輛作動力單元的車型。
本發明的主要優點有:以最簡標準化機型,拓展了軌道交通優化升級需要的車輛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車輛端部結構示意圖。前后兩端結構相同。左端是兩車連接狀態;右端是自由懸伸狀態。
圖2是車輛端部連接狀態頂視圖,同車兩頭連接界面呈旋轉對稱結構,兩車端連掛及鎖定機構可以實現對位銜接鎖緊。
圖3是懸伸外端關門狀態圖,顯示掛鉤、對位鎖定機構的對稱布置原則。
具體實施方式
1.自動變換編組狀態包括單元之間的連接和脫離過程。自由懸伸的兩車端面接近時,順序接觸推壓撐桿3的解鎖杠、外框2下端面、定位鎖銷5與銷孔6、掛鉤4完成掛接,然后觸發打開貫通門9,門軸凸輪7推壓銷8,鎖緊兩車外框2界面。貫通通道完成。當關閉貫通門9時,凸輪釋放,并觸發掛鉤4解鎖,兩車逐漸脫開。同時撐桿3在扭簧或氣缸力作用下,支撐固定懸伸端到位。
2.車兩端完全相同的結構,以旋轉對稱方位布置,使連接界面和掛鉤凸凹結構、定位銷孔的銜接結構得以對位配合,保證了同型車任意編組對接的性能。門9的開閉滿足了編組內貫通和外部封閉的載客功能。
3.行駛中自動變換編組狀態過程中,有兩車以規定的相對速度逐漸離開或逐漸接近至零距離的工況,需要常規ATP保護機制加以忽略,或切換到專設的ATP模式。設置保護模式為,對接工況,最大相對接近速度作為監控保護參數,且移動閉塞保護距離為零;脫離工況,以最小相對離開速度為監控保護參數。
4.動力單元的獨立運行功能,以單獨要求的能源、動力,控制、服務設施完全配備。單獨載客和停站乘降的空間及通道狀態由連鎖機構程控自動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熙飛,未經姜熙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71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