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大黃葉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244881.5 | 申請日: | 2017-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25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姜雄;何玲;姜英;姜用賢;唐必宏;林紅楓;陸大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玲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61220 西安億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建 |
| 地址: | 723600 陜西省漢***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葉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大黃葉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黃葉80?90、萵筍5?10、桂花1?5、大麥1?4、百合3?8、枸杞2?5、大棗1?4、黃瓜2?5,其中,大黃葉經過如下的前處理:稱取原料,將花生、黑芝麻、大米、白糖加水混合,打漿,得到漿液,將大黃葉加入漿液中,在60?70℃下加熱10?20min,冷卻至室溫后,在室溫下浸泡50?80min,過濾,將大黃葉用水清洗,得到前處理過的大黃葉。本發(fā)明還提供該大黃葉茶的制備方法。該大黃花葉茶,有效保留了大黃葉茶中的蒽醌和鞣質等營養(yǎng)成分,與其他輔料復配后制備成的保健品,具有減肥、降血脂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黃葉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血脂超標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市場上現有的減肥產品主要是通過抑制食欲、利尿和致瀉為手段達到減肥的目的,抑制食欲類減肥藥對身體的副作用較大,利尿、致瀉類減肥藥會使身體缺水達到體重減輕,但是體內脂肪并未減少。
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莖。掌葉大黃是我國藥用大黃的主要栽培種,傳統(tǒng)以大黃的根莖入藥,具有導瀉、利膽、保肝、抗菌、止血、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大黃中含有豐富的多糖、鞣質、蒽醌等營養(yǎng)成分。蒽醌類化合物(大黃素、大黃酚等),具有降血脂、保肝和抑菌及減肥等功效;鞣質具有抗病毒、抗腫瘤、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降壓、抗過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大黃的葉肥大柔軟,三年生掌葉大黃每株總葉面積可超過1 萬cm2,占全株總干重的比例較大。有研究表明:大黃和大黃葉的功能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大黃葉也具有明顯的止血、瀉下作用,新鮮大黃葉中大黃素、大黃酚等蒽醌類物質、鞣質含量豐富,而大黃素、大黃酚等蒽醌類物質具有較好的降脂減肥作用。但是新鮮的大黃葉由于草酸含量較高,日常飲食中不宜大量食用,否則會影響體內鈣的吸收,妨礙機體健康。這樣,大黃葉每年秋季自然枯萎,堆積發(fā)生腐爛,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雖然,目前有將新鮮的大黃葉采用現有的制茶技術加以利用,將其制備茶進行儲存供人們飲用,但是,這種利用方法導致大黃葉的有效成分損失太多,大黃酚和大黃素等蒽醌類物質和鞣質等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急劇下降,大黃葉的有效利用價值并不高,而且口感差。所以,如何有效利用大黃葉,將新鮮的大黃葉中的有效成分加以利用,將其加工成具有減肥功效的保健品,對提高其利用價值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專利(CN 104041624A)將大黃葉先采用飽和石灰水浸泡,然后采用攤晾、炒制、揉捻、烘干制成大黃葉茶,雖然該技術能降低原大黃葉中的草酸,但使用的飽和石灰水量巨大,直接排放污染環(huán)境,還需進一步處理。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大黃花葉茶,有效保留了大黃葉茶中的蒽醌和鞣質等營養(yǎng)成分,與其他輔料復配后制備成的保健品,具有減肥、降血脂的作用。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大黃葉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黃葉80-90份、萵筍5-10份、桂花1-5份、大麥1-4份、百合3-8份、枸杞2-5份、大棗1-4份、黃瓜2-5份,其中,所述大黃葉經過如下的前處理:按照花生、黑芝麻、大米、白糖、水、大黃葉的質量比為1:0.3:1:0.3:10:10稱取原料,將花生、黑芝麻、大米、白糖加水混合,打漿,得到漿液,將大黃葉加入漿液中,在60-70℃下加熱10-20min,冷卻至室溫后,在室溫下浸泡50-80min,浸泡期間每隔10min攪拌一次,過濾,濾液收集備用,可用于肥料發(fā)酵、動物飼養(yǎng)等,將過濾得到的大黃葉用水清洗,得到前處理過的大黃葉。
優(yōu)選地,所述大黃葉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大黃葉84份、萵筍8份、桂花3份、大麥2份、百合4份、枸杞3份、大棗2份、黃瓜3份。
優(yōu)選地,所述的大黃葉是在4月中旬或者7月中旬采摘的。
一種上述大黃葉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玲,未經何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488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