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供電式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9968.3 | 申請日: | 201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56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道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龍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1/18 | 分類號: | B60L11/18;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供電 新能源 汽車 充電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太陽能供電式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低碳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電動汽車可以降低石油消耗,減少污染氣體排放,已成為我國大力發展的產業。電動汽車充電站為電動汽車運行提供能量補給,是電動汽車發展所必需的供給設施。發展電動汽車離不開補充電能的充電站,傳統的充電樁需要通過手動插接,其插接穩定性差,費時費力,存在安全隱患,另外,還有一些能自動插接的充電樁,在插接工作時需要額外通過市電通電后控制推進設備自動插接工作運行,造成電力資源浪費。綜上所述,在目前提倡低碳生活綠色環保的環境下,為保證電動汽車的正常運行,如何能利用可再生、更環保的能源進行充電,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太陽能供電式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太陽能供電式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包括樁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樁體頂部端面的太陽能集電機構以及充電槍,所述樁體由支撐部以及推進部組成,所述推進部底部端面內設有推進槽,所述推進槽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一螺桿,所述第一螺桿右側端與第一電機動力連接,所述推進槽內設有與所述第一螺桿螺紋配合連接的推進塊,所述推進塊內設有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右側的所述推進塊內設有底部貫穿所述推進塊底部端面的鎖定槽,所述第一腔體右側端與所述鎖定槽左側上方相連通設置,所述第一腔體底部的所述推進塊底部端面內設有沉槽,所述第一腔體內設有上下延伸設置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底部延伸段貫穿所述第一腔體內底壁且伸入所述沉槽內,所述沉槽內設有頂部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底部端面固定連接的外花鍵軸,所述第一腔體內的所述第一轉動軸上周向固定設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遠離所述鎖定槽一側設有鎖定塊,所述支撐部左側端面內設有供電槽,所述充電槍由槍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槍體右側端面的充電頭、固定在所述槍體左側端面上方位置的凸出部、固定在所述槍體底部端面左側位置的手柄以及固定在所述槍體頂部端面左側位置的插接桿,所述插接桿左側端面內設有鎖定孔,所述鎖定孔前側上下對稱設有斜滑面。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轉動軸頂端與所述第一腔體內頂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底部與所述第一腔體內底壁轉動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凸出部內設有上下延伸設置的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外側設有與所述第二轉動軸外表面摩擦支撐配合連接的摩擦環套,所述第二轉動軸頂部延伸段貫穿所述凸出部頂部端面并伸出所述凸出部頂部端面外,所述第二轉動軸頂部延伸段末端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外花鍵軸配合連接的內花鍵套軸,所述第二轉動軸底部延伸段貫穿所述凸出部底部端面并伸出所述凸出部底部端面外,所述第二轉動軸底部延伸段末端固定設有轉動鈕。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太陽能集電機構內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中間位置設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左右兩側均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上設有上下延伸設置的第三轉動軸,所述第三轉動軸底部與所述第二腔體內底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轉動軸頂部端與第二電機動力連接,所述第二齒輪頂部相對的所述太陽能集電機構內設有貫穿槽,所述貫穿槽內設有滑動配合連接的升降滑動塊,所述升降滑動塊底部端面內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螺紋配合連接有向下延伸設置的第二螺桿,所述第二螺桿底部延伸段貫穿所述第二齒輪且周向固定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桿底部末端與所述第二腔體內底壁轉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二電機上方的所述太陽能集電機構內設有第三腔體,所述第三腔體內設有逆變器和蓄電池,每個所述升降滑動塊頂部端面均設有第一鉸接件,所述第一鉸接件頂部設有安裝支撐架,所述安裝支撐架頂部安裝有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安裝支撐架底部端面中間位置與所述太陽能集電機構頂部端面之間設有第二鉸接件。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蓄電池分別與所述逆變器、第二電機和第一電機電性連接,所述逆變器與所述太陽能光伏板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左右兩側的所述第二螺桿螺紋方向相反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通過推進部底部端面內設推進槽,推進槽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一螺桿,第一螺桿右側端與第一電機動力連接,推進槽內設與第一螺桿螺紋配合連接的推進塊,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推進工作,代替人工手動插接,提高插桿穩固性以及準確性,防止人工手動插接時產生電弧造成觸電事故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龍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龍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99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控式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
- 下一篇:一體式電動汽車充電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