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結構、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36583.1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25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關峰;董學;袁廣才;谷新;王美麗;王維;譚紀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9F9/33;G02B26/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澤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蘇培華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結構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結構、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所述光學結構應用于顯示面板,所述光學結構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內設置有多個獨立的光學腔室,每個所述光學腔室均貫通于所述基材的上下表面,所述光學腔室的位于所述基材上表面的出光口的尺寸小于位于所述基材下表面的入光口的尺寸。光學腔室對顯示面板中圖像的像素起到縮小作用,在光學結構的基材上表面呈現的圖像的像素尺寸得以減小,圖像分辨率得到提高,從而實現了對圖像的清晰且真實的顯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光學結構、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全息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其優越之處不僅在于立體三維圖像更接近于物體自身,而且還在于提供人眼對三維信息所需要的所有生理暗示和心理暗示。
全息技術具體應用時,通過物光和參考光波在全息干板上形成干涉圖像以記錄物像的全部信息,進一步利用參考光波與全息干板圖像獲得物體的全息圖像。由于可見光波的波長范圍在380~780nm,該范圍內的可見光波形成的干涉條紋的波長在相當范圍內,這時全息干板上的圖像分辨率在百納米量級。
目前通常采用膠片作為干板,如采用分辨率為3000cy/mm的鹵化銀膠片,但是這種干板只能獲得靜態圖像,無法實現圖像的轉變,即無法實現視頻顯示?,F有的顯示器件,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微機電系統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顯示器件等,由于顯示器件的圖像分辨率遠未達到全息顯示中全息干板對圖像分辨率的要求,所以顯示的圖像的真實性較差,無法對物體進行全息顯示。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光學結構,提高光學結構上的圖像分辨率,實現對圖像的清晰且真實的全息顯示。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結構,所述光學結構應用于顯示面板,所述光學結構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內設置有多個獨立的光學腔室,每個所述光學腔室均貫通于所述基材的上下表面,所述光學腔室的位于所述基材上表面的出光口的尺寸小于位于所述基材下表面的入光口的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結構的基材上表面上的圖像的像素尺寸為百納米量級。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結構中各光學腔室的內表面形成有金屬膜層或反射結構層,所述反射結構層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學結構的基材的折射率。
進一步地,所述金屬膜層為鋁膜層或鉻膜層;所述反射結構層為樹脂層。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結構形成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面上,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圖像的每個子像素與所述光學腔室的入光口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形成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彩膜;
所述光學結構形成在所述彩膜的出光面上,所述彩膜上的圖像的每個子像素與所述光學腔室的入光口一一對應;或者所述光學結構形成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出光面上,所述彩膜形成在所述光學結構的背離所述彩膜基板的面上,所述彩膜基板上的圖像的每個子像素與所述光學腔室的入光口一一對應。
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上述的光學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面板為液晶面板、OLED面板或MEMS顯示面板。
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顯示面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包括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365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彩膜基板、其制作方法及相關裝置
- 下一篇: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