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次氯酸熒光探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19195.2 | 申請日: | 2017-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6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偉英;任明光;鄧貝貝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17/06 | 分類號: | C07D417/06;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次氯酸 熒光 探針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次氯酸熒光探針,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結構:
式(I)。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熒光探針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鄰羥基苯乙酮溶于乙酸乙酯中,將金屬鈉緩慢加入上述反應液中,反應得產物,產物萃取、干燥、脫溶,通過柱色譜分離得到化合物1-1:;
(2)化合物1-1溶于乙酸中,加入硫酸,反應回流得產物,產物萃取、干燥、脫溶,通過柱色譜分離得到化合物1-2:;
(3)化合物1-2和丙二腈溶于乙酸酐中,加熱回流反應得產物,產物萃取、干燥、脫溶,過柱色譜分離得到化合物1-3:;
(4)吩噻嗪溶于DMF中,0℃下加入氫化鈉,反應到室溫時加入碘乙烷,繼續反應得產物,產物萃取、干燥、脫溶,通過柱色譜進行分離純化得到化合物2-1:;
(5)三氯氧磷與DMF在室溫下攪拌,得反應液,將化合物2-1溶于1,2-二氯乙烷,加入上述反應液中,反應得產物,產物萃取、干燥、脫溶,通過柱色譜分離得到化合物2-2:;
(6)化合物2-2與化合物1-3溶于甲苯中,并向其中加入哌啶,回流反應得產物,產物萃取、干燥、脫溶,通過柱色譜分離得到權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熒光探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鄰羥基苯乙酮與乙酸乙酯摩爾比為1:10;化合物1-2和丙二腈的摩爾比為5:6;吩噻嗪與碘乙烷的摩爾比為2:3;化合物2-2與化合物1-3的摩爾比為1: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反應溫度為100℃,步驟(3)反應溫度為140℃,步驟(6)反應溫度為11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中間產物柱層析的硅膠顆粒大小為200-300目;步驟(1)中洗脫劑配比為乙酸乙酯/石油醚=1:6;步驟(2)中洗脫劑配比為乙酸乙酯/石油醚=1:5;步驟(3)中洗脫劑配比為乙酸乙酯/石油醚=1:4;步驟(4)中洗脫劑配比為二氯甲烷/石油醚=1:2;步驟(5)中洗脫劑配比為二氯甲烷/石油醚=1:1;步驟(6)中洗脫劑配比為二氯甲烷/石油醚=1:1。
6.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次氯酸熒光探針在制備檢測次氯酸試劑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水溶液或生物體系中次氯酸的檢測,所述的檢測包含熒光檢測、細胞成像和目視比色。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檢測次氯酸溶液時,以450 nm為激發波長,在605nm處有熒光峰值;檢測細胞中次氯酸時,激發波長為561nm,發射光檢測范圍為570-620 nm。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熒光強度與次氯酸濃度呈線性正相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191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